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19日 星期四

    高校、企业、社区打通“隔绝”共享资源

    ——合肥包河“百家讲堂联盟”适应百姓理论需求

    《 光明日报 》( 2012年07月19日   10 版)

        本报合肥7月18日电(记者李陈续)今天上午,一个别开生面的“百家讲堂联盟”在合肥市包河区诞生——105家组成单位里,既有大名鼎鼎的安徽省图书馆的新安百姓讲堂、中国科大的中华文化大学堂和合肥工大的人文讲坛,也有区、街道、社区的各种讲坛、市民学校。今后,这个联盟将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宣讲好理论时政和道德文化,以适应百姓日益增长的多元理论需求。

        “传统行政封闭的格局,无法满足群众对理论的多元而且常态化的需求。”包河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海霞介绍,区属各单位基本都有理论宣讲阵地和平台,但长期开展活动最缺乏的是人才,即使想方设法请来专家,由于各不相通,往往也是在一个地方讲一场就走,资源浪费严重。于是,区里萌生了整合资源、互通有无的想法,并得到包括驻区大型企事业单位的赞同和支持。

        “我们支持这样的联盟!”中国科大教授、中华文化大学堂的负责人刘仲林,对“百家讲堂联盟”十分赞同。一直在践行“大学与社会结合、学子与大众互动”的刘仲林认为,联盟为大学名师和博士生、硕士生提供了更多的传播文化阵地,而把基层典型人物、道德模范请进大学讲堂,又是对大学文化的一种丰富。刘仲林当场表态,可以把中华文化大学堂作为基地,为联盟中的讲坛、学校培训人才。

        与刘仲林一样积极的,还有安徽省图书馆的副馆长林旭东。省图的新安百姓讲堂,是安徽著名的文化品牌,不仅场场爆满,而且还通过图书馆系统在省内16个市提供视频服务。林旭东表示,联盟是区域内理论宣讲体系的一种创新,也是传播高雅文化的好载体,省图愿意提供“订单式”服务,把群众需要的讲座送到乡镇、街道、社区。

        据悉,根据“百家讲堂联盟”的会商制度、资源共享制度,组建联盟讲师队伍和联盟人才库的工作正在抓紧进行。王海霞告诉记者,借助联盟的崭新机制,将把近百家基层宣讲阵地,建设成市民满意的“理论教室、道德课堂、文化园地”。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