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18日 星期三

    走在地垄田间的“钻家”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18日 03版)

        春节过后,78岁的蚕桑专家林元吉扛着衣服被褥,回了一趟西南大学。他已经答应家人,这一次要真正“退”了,在家里清清静静地“休”几年。回家的第二天,一个蚕农的电话一下子让他变得坐立不安。家里人没有办法,只好又扛着行李,将他送上了去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长途客车。

        林元吉是正儿八经的“城里人”,念大学前几乎就没到过农村。但自从学了蚕桑专业,这几十年他就没离开过农村。退休以后,更是整天呆在农村,“刮风当打扇,下雨当流汗;黑夜当白天,一天当两天”,坚持在田间地垄培训蚕农,推广科学养蚕。蚕农们有时和他打趣:“都说你是一个大教授、大专家,怎么现在黑得比我们还像农民?”

        重庆市石柱县是少数民族自治县,也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的重点县。2003年,西南大学决定与石柱县共建“石柱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西南大学与石柱采取“一院一局一乡镇”的合作方式,由西南大学通过长期集中在石柱转化成熟科技成果、培训农民掌握农业技术等方式,扶持当地支柱产业。已经退休9年的林元吉,成为学校“晚霞”专家组的第一批成员。

        石柱农民有植桑养蚕的传统,马武镇和临溪镇曾经是全县有名的蚕桑基地。林元吉来到这两个镇时,却惊讶地发现农民正在毁桑弃蚕。原来,由于品种老化和病虫害,当地养蚕的收入早已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林元吉一头扎了进去。他开始了第一堂“高效生态化产业讲座”。为了让农民听得有兴趣而且一听就懂,他用重庆方言大声地讲解着专业知识。不知不觉间,林元吉的“省力养蚕法”受到了欢迎。

        几年过去,“省力养蚕法”老少皆宜,而生态养蚕不仅使1张蚕种的产量由过去的20公斤提高到了30公斤以上,还彻底改变了村社过去“垃圾随处堆、污水遍地流”的脏乱差形象。

        退休以后,林元吉每年都有一大半时间呆在农村。“什么是专家?专家专家,就是要钻了这家钻那家。”林元吉说。

        距离石柱县城15公里的南宾镇,有一块河流改道后形成的荒地。林元吉认为这块地最适合“淹不死的桑树”和“晒不死的蚕业”,建议在此建设高效生态桑园。林元吉指导建设者每亩栽植1200株桑树新品种。1年之后,300亩密植桑园在原来的荒地上正式投产,3年就进入了盛产期。

        高效生态桑园的成功,激发了蚕农学习养蚕新技术的兴趣。从2006年春开始,高效生态桑园利用新建的生态蚕业示范实践基地,将石柱县6个乡的5000克原蚕曦量(可生产蚕种5万张)以及每年春、夏、秋5次养蚕生产的蚕种共8000张,分期分批集中在小蚕共育室集中饲养。

        退休后的林元吉先后被重庆、四川、贵州等省市的10多个区市县聘为蚕桑技术顾问。他坚持以农家院坝和田间地头作课堂,在桑地、蚕房、鸡棚现场操作示范,每培训一个内容就指导农民现场操作一遍。这种培训针对性强,农民容易接受,而且不用费时费力。基层党委政府要向他支付报酬,他都一概拒绝。他给自己定的规矩是“不吃农民一顿饭,不收基层一分钱”。

        近20年来,林元吉先后指导蚕农新栽桑树35亿株,推广新桑蚕品种10个,在田坎地垄和农家院坝培训农民10余万人次,使一个劳动力的平均养蚕数量由原来的1.5张提高到3-4张,平均每张蚕种的产茧量由20公斤提高到30公斤,每亩蚕桑平均效益由1800元提高到4000元以上。科技扶贫成绩突出的林元吉,也获得了“全国优秀农业科技服务工作者”,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先进科技扶贫个人”、“优秀教师”、“优秀干部”、“先进工作个人”等众多荣誉。

        (本报记者 张国圣 本报通讯员 伍玉松)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