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17日 星期二

    新作过眼

    触摸文学的圣洁

    ——读《阿里 阿里》

    杨晓升 《 光明日报 》( 2012年07月17日   14 版)

        如果说我以往的阅读研讨更多地关注着作品本身的写作技巧,那么《阿里 阿里》带给我的,首先是无法抵挡的强烈阅读感受和精神体验。

        阿里,祖国西部青藏高原一块疆域辽阔的圣地,世界屋脊上的屋脊,地球的第三极,平均海拔4500米,属于生命禁区。由于地处西亚与南亚之间,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放牧就是巡逻,他们的存在,牵制和抵御着外来势力对这片土地的觊觎。

        正如《阿里 阿里》这部作品所提及的,驻守阿里官兵头上有六把钢刀:暴风雨、泥石流、雪崩、滑坡、洪水、缺氧。其实,远离亲人,远离异性,远离繁华,内心的寂寞,身体的孤独,是边防军人的隐形杀手。令所有“阿里人”黯然伤神的是,看病难、生育与孩子教育,更是他们必须承受的内心的痛。

        作为读者,读到这里我不由得怦然心动乃至揪心,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担忧与心痛。

        然而,高原缺氧,生命脆弱,却遏制不住生命的力量,更难以改变“阿里人”(包括当地藏族群众、驻守官兵和援藏干部)保家卫国、建设阿里的坚定信念。

        面对恶劣生存环境的严峻考验,“阿里人”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在这片辽阔神奇的土地上生活、工作,谱写着一曲曲人生的壮丽篇章。读《阿里 阿里》,心灵受到一次次的洗礼。“阿里人”的单纯、简洁、透明、豪爽、乐观、坚强、勇敢、勤勉以及勇于奉献的崇高境界不由得令人肃然起敬。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一说作者杜文娟。一个在小说和散文创作领域已经小有成绩的年轻作家,她毅然挑战自我,选择艰难。8年间,她5次入藏,3次走进阿里,寻访遍布于青藏高原乃至偏僻哨所普通英雄们分布的角落,“像一只辛勤的百灵鸟” 为“阿里人”的英雄业绩大声歌唱。

        阅读这部作品时,我一直在追问:是什么力量支撑杜文娟非要去完成这项写作使命?读到作品的后记,疑问解开了。杜文娟写道:“我一个平常女子,又能如何。注定成为不了伟大的人,但也不能停止前进的脚步。因为,我背靠一座山,那座山,叫喜马拉雅山。血液中奔涌着一条河流,那条河,叫狮泉河。心中珍藏着一个名字,圣洁而璀璨,那个名字叫阿里。他们给了我坦荡的温情,不亢不卑和爱情般的诱惑。去往那里,去往那里,那里有伟大的灵魂,高贵的精神,快乐的家园。”此时此刻,我不由联想到《阿里 阿里》这部作品中描写的那位用20万个长头一路长叩,从遥远的青海化隆县农区前往拉萨大昭寺朝拜的少年扎羊扎西,那是一位信仰多么圣洁、意志多么顽强的朝圣者啊!我想,杜文娟不正是另一位朝圣者吗?所不同的是,杜文娟所朝拜的是她心目中圣洁的文学。

        (作者单位:《北京文学》杂志社)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