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17日 星期二

    北京医改涉深水

    起步稳健 迈步扎实

    《 光明日报 》( 2012年07月17日   06 版)

        取消药品加成、取消挂号费、诊疗费……自“北京市属公立医院深化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至今已经两周,种种老百姓关心的医改“硬骨头”如今啃得怎么样了?卫生部部长陈竺今天带队走进北京友谊医院,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进行调研。

        在门诊大厅里,记者遇到了刚看完专家门诊的蔡先生,他告诉记者,现在挂专家号比以前容易了,看病的时间比以前增加了,专家的解释说明也更到位了。蔡先生说:“虽然知名专家的号涨到100元,自掏腰包60元,但非常值。”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医事服务费比以前的挂号费贵了不少,所以很多看小病的人都觉得挂专家号不划算,改为挂普通号,而我们这种真正需要挂专家号的人,以前要么挂不到专家号,要么就得挂300元的特需号,而现在表面上看起来医事服务费的支出多了,但实际上付出的费用却是减少的。”

        离休干部张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每个月都要往医院跑几趟,因此他对“医药分家”的感受特别明显。张华说:“以前每个月的药费都在1000元左右,现在取消了药品加成的15%,每个月只要800多元,一年就能省出两三千元,对于我们这种长期服药的人来说实惠了不少。”

        据了解,友谊医院正式启动医药分开工作后,呈现出三降(门诊次均费用、次均药费、医保自付费用均有所下降)、三升(百姓满意度、服务质量、医院收益都得到提升)、三变化(医院管理模式、服务模式、患者就医习惯发生变化)的喜人局面,让病人、医生、医院、医保基金都受到鼓舞。

        除此之外,友谊医院的医改开场战役——优质护理服务也在不断完善。

        在心内科病房里,61岁的冠心病患者周永禄正捧着个平板电脑,认真地看着。护士于涛告诉记者,这个平板电脑是医院为住院患者准备的,每个护理组都配有一台,上面预装了各种疾病知识,专门用来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在患者的床头,输液的架子上挂有小心跌倒、小心滑落的警示卡片,卡片的边缘贴着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青霉素过敏、海鲜过敏。原来,这是细心的于涛为患者做的特别标注。在病房的另一侧,摆放着一台一米多高的仪器。于涛告诉记者,这个仪器是“移动护士工作站”,抽血、化验都可以在病房里完成,患者不用跑来跑去,也不用再排队等候,节省了时间和人力,而且,患者的病例都在里面,医生现在查房也都用它,非常方便。

        不仅如此,护士的护理工作让患者周永禄特别满意。“以前虽然没住过院,但是也见过别人住院时,家里人日夜陪护非常辛苦,很多还要雇护工,可我这次手术住院,全部由责任护士于涛护理。”周永禄说:“于涛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呆在病房里照顾我,无微不至,甚至比家人还要细心。因为我患有糖尿病,于涛在给我剪指甲时,就特别注意不能剪得过短,洗脚时水也不能太热,刚做完手术那几天,她不但帮我打饭,连碗都帮我刷好。”周永禄感慨地对陈竺部长说:“友谊医院的护理工作太好了,希望今后所有医院都能这样。”

        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不断推进,各种成效不断显露出来,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尝到了“甜头”。陈竺表示,近距离感受了友谊医院的改革后,感到非常欣喜。当前医改已进入深水区,长期性、艰巨性不断凸显,北京市公立医院改革在管理、补偿、运行等多方面敢于探索深水区,而且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迈得踏实、迈得有效,深得民心、深得“医心”。希望北京市能继续发挥示范引导作用,为医改的进一步深化和在全国范围内拓展提供经验。

        (本报北京7月16日电    本报记者 田雅婷)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