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17日 星期二

    以正视听⑤

    德国“议会民主”的尴尬

    《 光明日报 》( 2012年07月17日   08 版)

        德国号称是“西方议会民主”的典范,据说议会民主是迄今被认为“最好的制度”,亦被西方各国奉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价值”之一。但是,最近在德国发生了两件事,却让德国媒体备感“尴尬”。

        6月28日晚,2012年欧洲足球锦标赛半决赛德国对意大利的比赛正在紧张进行。按计划,当时德国联邦议院会要加班开会,就新《登记法》进行表决。应有600多名议员参加的会议此时只有不到30名议员到场。绝大多数议员都不知跑到什么地方去看球赛了。这也难怪,就连总理默克尔在欧盟峰会上讨论有关欧元区生死存亡的大事时,也要求休会去看足球比赛。此时此刻德国政治家们对足球的兴趣显然要比政治大得多。而到场的几十名议员一定也在想着这场球赛,没有太大的兴趣针对新法案展开辩论。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议员们在没有宣读、辩论的情况下,仅仅花了不到一分钟时间就通过了《登记法》这一新法律草案。更可笑的是,不但法案在联邦议院获得通过的过程有问题,法案本身也存在一些颇具争议的内容。根据新《登记法》草案中的规定,除非市民以书面形式表示拒绝,否则登记部门将可以把市民的个人数据,如姓名、职衔、地址、是否死亡等出售给第三方用以商业用途。

        德国人获知这个消息后十分愤怒,纷纷对新的法案表示不满。德国联邦政府也“突然”觉得新法案有些不妥。政府发言人婉转地表示,联邦政府希望在接下来的议会程序中,对新法作出相应修改并对数据保护给予更多考虑。按照程序,继联邦议院通过后,参议院还要对新法表决。两院通过后,再经由联邦总统签署,新法才正式生效。德国媒体不无讽刺地评论:联邦政府居然公开表示,希望反对派通过在参议院的投票,修改由内阁多数通过的法律草案,甚至可以全然推翻。换句话说,如同政府发言人所声明,请求以反对派占多数的参议院阻止政府已通过的法律草案。《法兰克福评论报》写道:政府的反应何以如此之晚?政府真的以为,他们向广告经济界的献礼就可以这样蒙混过关?难道议员们对他们表决过的内容全然无知?或者,他们已陷入欧锦赛而不能自拔,以至于没有察觉,这一法律草案文本出自利益集团之手?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欧洲稳定机制和财政契约是默克尔总理呕心沥血推出的深化欧盟一体化的措施。前者旨在向融资困难、需要帮助的欧元区国家和银行提供资金支持,后者旨在严肃欧盟财政纪律,要求将控制债务规模写入宪法,并引入对违约国的自动惩罚机制。今年6月29日德国联邦议院与联邦参议院以三分之二的多数通过两项措施。按计划7月1日欧盟欧洲稳定机制就将生效,以救助目前深陷危机的希腊、西班牙等国家。但德国部分议员、经济学家和非政府组织收集到12000多人的签名,状告联邦政府违宪。总统高克应宪法法院要求拒绝签字,以给法院足够时间处理对这两项措施的违宪指控。宪法法院院长福斯屈勒说,考虑到情况的复杂性,法院可能开展“深入调查”,而且可能会耗时两三个月。这就意味着5000亿欧元规模的欧洲稳定机制将被进一步延迟启动。一个关系到欧债危机的措施现在却硬生生地被德国的法律诉讼程序“耽误”了。连德国财长朔伊布勒也无奈地表示,对欧盟永久性救助基金的任何重大延迟,都可能加剧金融市场的动荡,也会极大打击欧元区国家在合适的时间内作出必要决定的信心。

        由此,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运转和操作模式在其实践中的扭曲昭然若揭。特别是在这场欧债危机中,人们的信心一点点地被混乱的金融状况所蚕食,更大的恐慌将产生对制度的困惑进而演变成为制度危机。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著名的国际问题专家布热津斯基曾认为,今天的问题是,在失控和仅为少数人自私地谋取好处的金融体系下,“民主”是否还能繁荣,还真是一个问题。(本报柏林7月16日电    本报驻柏林记者 柴 野)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