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16日 星期一

    马克思主义与儒学·文摘

    问题在于如何改变

    浙江省诸暨市滨江中学 王少敏 《 光明日报 》( 2012年07月16日   15 版)

        实践是现存感性世界的基础。但实践于当代的发展却愈来愈令人惶惑。人早已不能像农业生产时代那样站在生产过程之外了,自从工业生产以来,人就愈来愈神地站在了这个生产过程之内。克隆、基因重组(非自然形式的杂交)……当生物技术如此深入地干涉了自然最深奥的领域,人将何以为?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而当改变世界的能力把现实世界演绎成今天的样态时,我们必须接着马克思讲。讲什么?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问题不仅在于改变世界,更在于如何改变世界。我们要将实践本身对象化,要赋予实践一种德性。这或许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更深刻的理论旨趣。

        决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是中国自身的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回到中国人自己的生活中来反观中国人对现实生活的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该深广地利用中国固有的深厚学术资源。中国人讲“天地之大德曰生”,实践从根本上讲要有宜生性,向生而行诚需“择善而固执之”(《中庸》)。生生,善莫大焉。所以,择善而固执之,是实践之理。实践的宜生性与问题在于如何改变世界是高度一致的。由此把马克思主义接引到中国学术的发展中,必然也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成就中国学术的现代性嬗变。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