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地区凭借其资源的稀缺性,以及近年来国际市场对资源的需求增加,获得了大量的资本积累。但由于资源地区普遍存在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资源型产业,也导致大量资本低层次、低效率的使用,且缺乏创新的动力。要解决这一问题,途径之一便是加快资源型地区资本的国际化进程,为资源型地区的产业转型寻找新的思路。
资本国际化,是指资本的运动越出国界向国际范围扩展的趋势,也就是说,资本在国际范围内行使其职能,把整个国际范围作为自己的活动领域。资本国际化表现为商业资本国际化、借贷资本国际化和产业资本国际化三种形式。这三种形式均是双向运动的过程,一方面是内向型资本国际化,表现为一般贸易进口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另一方面是外向型资本国际化,表现为一般贸易出口和对外进行投资。因此,资源型地区的资本国际化途径也应从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三个方面为切入点。
一是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改善对外贸易结构。资源型地区的商品进出口结构中,与资源类相关的商品的进出口额较大,进出口受国际市场及国家政策影响较大。从进口结构的角度而言,进口额大的商品主要是资源类商品的部分原料或辅料,随着资源类商品出口的增加,对于这类原料或辅料的需求就会增加,引起相应原料的价格上涨,从而推涨进口成本。从出口结构的角度而言,依赖于相对丰富的资源,这些地区的资源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价格竞争力。当国际市场需求旺盛时,资源类商品的出口额及地区总的出口额都会有较大幅度增加;当国际市场需求减少时,则地区的总的出口额会明显下降。此外,资源类商品受国家政策影响也较大,国家如果对资源类商品的出口增收出口关税或其他税费,则会增加资源类商品的成本,从而影响其国际竞争力。这样的进出口结构,也会使资源型地区产生其他诸如该地区对外贸易地理方向集中等的对外贸易弊端。
要改变现有的资源型地区的对外贸易结构,必须从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入手。首先要转变资源型地区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和升级现有的产业结构,以资源为依托,深入开发和使用资源,大幅度提高资源类商品的附加值,培育新的对外贸易增长点。
二是优化吸引外资结构。资源型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外商直接投资的总量较小;二是外商直接投资的投资结构集中在资源类的产业。究其原因,与资源型地区的投资环境和较为单一的优势产业有关。投资环境有投资硬环境和软环境之分,随着我国各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硬环境基本能满足投资的需求,但是投资软环境则各地区发展不一,特别是各地区政府服务意识差距较大。资源型地区一般处于我国内陆地区,普遍存在投资软环境差的问题,政府在吸引外资过程中的错位、越位、缺位的现象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较为严重。此外,资源型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较为单一,使得外商直接投资的投资结构也较为单一。外商投资主要是看中资源的获取,而对资源的开发利用甚至持续性都不做考虑。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投资软环境建设对一个地区吸引外资的影响越来越大,而政府的服务是投资软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政府的服务体现在其工作效率上。要提高政府的服务效率,首先要转变服务意识,建立“重商、亲商、爱商”的思想,转变其“官本位”的思想;其次要诚信、守信,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再次是职能部门政务公开,提高其工作的透明度;最后要加大公共服务的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于投资者。
在优化投资结构方面,要依靠产业投资政策引导外资的投资结构。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各产业发展状况也有所不同。要依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针对不同的产业制定不同的吸引外资的产业投资政策,特别是那些资源类的优势产业,要给外商一个明确的政策概念,即投资什么产业会有什么具体政策,投资每个产业的什么方面会给其资本带来更为有利的收益,从而引导外资流向产业的高端领域。
三是加快对外直接投资。资源型地区对外直接投资普遍存在四个问题:投资方式以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为主;投资规模小,投资主体较为单一;投资地理方向以发展中国家为主;投资产业相对集中。导致这种对外直接投资局面的原因主要是资源型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就会导致国际市场信息不灵,从而更加束缚资源型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的步伐;对外开放程度不高,资本出于安全的考虑,会选择不对外进行投资或以初级的投资方式(如对外工程承包等)进行投资;对外开放程度不高,会影响涉外人才的培养,而国有企业相对于民营企业在人才竞争中又具有一定的优势,从而影响了民营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资源型地区在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后,普遍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产业发展有了转型的需求和对外投资的需求。外向型人才的培养和竞争是可以通过市场加以解决的,但是信息渠道的建设则不能单纯依靠企业和市场。政府也应在信息提供和渠道建设方面提供服务。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晋商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