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走转改”活动中,广播媒体编辑记者深入基层,脚踩土地,用心聆听,一批“接地气”、“有底气”、“聚人气”的稿件不断涌现,为广播媒体“走转改”活动带来了一股清新务实之风。
全国百家电台携手“走转改”
“要离开南坝小学了,孩子们依依不舍地把记者们送到校门口,自发唱起歌,传递着孩子们对爱的诠释和被爱的感动。” 这是今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四周年之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播送的一条广播稿结尾。伴随着四川平武县南坝小学孩子们的歌声,听众们仿佛透过电波感受到记者心中那份浓浓的不舍。采写这篇报道的记者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分党组副书记、副台长赵忠颖。今年5月,中国广播联盟组织发起“全国百家电台携手走转改——‘我们在基层’”大型采访活动,120位来自全国各地电台的领导、记者、编辑、主持人代表,组成三个报道团,每团40人,分三路向山西、四川和贵州进发。在四川采访的日日夜夜,由赵忠颖担任领队记者的报道团听到最多的是感恩的话语,看到最多的是日新月异的重建成果,感受最多的是当地群众自强不息的精神。“很多鲜活的第一手资料只有到了现场才能看到、听到、体会到,如果没有‘走转改’,就不会有这么多鲜活的报道,全国人民也不知道自己给灾区的帮助能起到这么大的作用。”赵忠颖说。“这次‘我们在基层’活动共播发原创稿件1000多篇,创新了广播媒体‘走转改’模式,受到了基层群众的欢迎。”中国广播联盟秘书长伍劲松介绍说,通过全国百家电台的联动和资源共享,不仅使全国各地广播节目内容更加丰富鲜活,也在同一时间段形成了强大的规模宣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台网融合”推进活动不断深入
如果说联盟组织的形式实现了全国广播资源在“走转改”活动中的聚合,新兴媒体的加入,则进一步延展了广播的宣传平台,使广播媒体“走转改”不但有声,而且还有形、有色。在活动过程中,作为国家重点新闻网站的中国广播网,派出由网站负责人率骨干记者的前方团队,以图、文、音、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跟进报道,开设山西“寻找力量之源”、四川“大爱换来的新生”、贵州“和谐之路 多彩之路”三地行专题,立体呈现前方记者的所观、所听、所思、所感,将传统广播的优势新闻资源转化为多次传播的内容来源,实现了传播效果最大化,扩大了广播媒体“走转改”活动的影响力。
此外,中国广播网还在论坛、博客、手机电视、手机报推出听众网友关心的“走转改”热点话题,邀请各线路报道团成员参与互动,与大家分享在基层采访的感悟与收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网络台主持人董浩至今仍对红军当年在山西武乡县留下的宣传标语——“我们不能拿群众一针一线,因为我们还要回来!”“红军到、千人笑!”等印象深刻。亲切、简洁的标语让他感慨:“这让我们明白,当我们有时用晦涩的专业词汇播报新闻时,这种书面语言离老百姓是多么地远。”“传统广播与新媒体记者‘走转改’同步策划、同时采访、同时发稿,通过新媒体的手段,有效地增强了全媒体语境下广播对受众的感染力与影响力。”中国广播网总编辑李涛这样表示。
在基层行走中见证媒体成长
“以后要多开展这样的活动,还要点名让我们参加啊!”活动结束之际,报道团成员相拥在一起,向中国广播联盟秘书处的工作人员提出“要求”。这是因为,“走转改”活动不仅使广播媒体队伍得到了锻炼,也让每一位编辑记者在其中感动与成长。在贵州,每一路采访,记者们都要坐两三个小时的车程,盘延在曲折泥泞的山路上,每个人的裤腿、鞋底沾满了泥巴,有时还会被突袭的大雨浇成“落汤鸡”,但这一切都阻挡不了他们深入基层采访的脚步与热情。一路的艰辛,往往在见到当地群众的那一刻烟消云散。“很多在城市长大的记者第一次走进乡镇村寨,第一次亲密接触到了乡村的百姓,第一次真切地体会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对于他们来说,这是净化心灵的行动。”山西线领队记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总编辑李国君说。“‘走转改’让我找到了新闻报道的切入点,夯实了新闻采访的基本功。走在基层,我们的心,真实且真切。”一位年轻记者感叹。今年4月8日,中国广播联盟发出了名为“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全国百家电台“走转改”行动倡议书。倡议书中这样写道:在路上,在基层,在现场,在群众中,让我们一起用文字记录历史,用声音传播感动,让所有人都能感受到来自广播的情感,来自新闻的力量!这是来自广播媒体的承诺,也是广大编辑记者在“走转改”活动中不断践行的准则。
(本文照片均摘自中国广播网)光明网记者 张 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