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12日 星期四

    北部边疆一面旗

    ——记内蒙古军区某边防团八连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12日 10版)

        二连浩特地处内蒙古自治区北部,是我国北部边陲的重要口岸。这里气候恶劣,夏季酷热难耐,冬季寒风凛冽,动辄降至零下40多摄氏度。最令人受不了的是这里的风,一年有200多天刮风,风力最大时,能见度仅十几米。

     

        戍守这个口岸的,是内蒙古军区某边防团八连。多年来,八连官兵把祖国、责任和荣誉,镌刻心中,有效履行管边控边任务,铸就坚不可摧的口岸屏障,被北京军区授予“基层全面建设模范连”荣誉称号。

     

        根扎风雪边关

     

        边防部队的任务是“管边控边”,因此,把“根”牢牢“扎”在驻地极为重要。但恶劣的气候给官兵们的执勤守防和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营院内的国旗经常被大风撕烂,有时一星期就得换面新国旗,围墙外的小树也会被大风连根拔起。

     

        可官兵们没有被狂风的淫威吓倒,扎根驻地的决心从来没有动摇过。那年的一个冬夜,忙碌了一天的官兵刚刚入睡,突然,院外狂风大作,将蔬菜大棚棚布掀起。接到值班员报告,官兵们立即集合,在寒风凛冽的冬夜里,用身体抵住快要散架的棚架,保住了官兵辛苦栽培的绿色蔬菜。

     

        10年前,借营院改造之机,连队官兵在营区道路两旁种了400棵小垂榆,从此以后,白天官兵们在执勤训练之余总要为树苗浇水、施肥;夜里执勤回来的哨兵都要仔细查看一遍护架……一晃10年过去了,当年只有指头粗的小垂榆已长成了碗口那么粗的大榆树,不但承担起了防风固沙的重任,而且成了连队门前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今,营院外又植活了上千棵榆树,在营院内,榆树墙、花园、菜园五彩缤纷,每到夏季,花红、树绿、果香,更增添了八连营区的色彩。

     

        邪风吹来旗不摇

     

        闪烁的霓虹灯、悦耳的乐曲声、熙熙攘攘的人流……随着1992年沿边开放,二连浩特焕发勃勃生机,真正步入快速发展轨道。边贸繁荣,国门终日人员、车辆往来不绝,于是八连官兵身边经过的是挣钱的,耳朵听到的是谈钱的,眼睛看到的是数钱的——在无数诱惑面前,八连官兵能否经得住考验?

     

        八连官兵交上的是一份份合格答卷。

     

        常年坚持不懈的思想教育,使八连官兵明白军人的价值和人生追求,信念坚定不移。一天夜里,战士陈虎和王伟振巡逻时,发现了两名可疑人员。其中一人从包里掏出一沓百元钞票,说:“只要你当作什么也没看见,我们安全过了这道铁丝网,这些钱就是你的了。”陈虎和王伟振厉声道:“别来这一套,我们不会收你的钱!”

     

        那年“八一”前夕,一家公司老板借口反映边情来到连队,找到连长、指导员说明了“来意”:“近期公司有一批货进来,希望给予关照”,说着掏出一个鼓鼓的信封推到连长和指导员面前。两人当场拒绝。

     

        这些年,八连官兵一身正气守国门,从不为利益诱惑所动,上百次拒绝地方老板的馈赠、吃请,在抓获的300多名偷渡者和20多名“蛇头”中,有持刀拼命的,有现金买路的,也有用色相勾引的。面对形形色色的考验,连队官兵做到刀光面前不畏惧,金钱面前不动摇,色相面前不动心。

     

        训练高效巡边严

     

        八连所控地段是内蒙古军区边防一线任务最重的防控区域之一,为了提高执勤控边力度,官兵们不断加大巡边密度,全天候监控。由于各项工作严谨到位,连队连续多年被内蒙古军区评为标兵连队,受到驻地的高度评价。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就拿现在的八连党支部来说,3年来,党支部成员每次到团里地方开会,不论会议多晚结束,都坚持当天赶回连队,第二天起床前照常出现在操场上。教育讨论,党支部成员深入战士中间一起座谈发言;军事训练,连长、指导员带头到现场,与战士摸爬滚打。

     

        高效率的训练是守好边防的前提和保障,八连严抓军事训练不放松,党支部成员个个带头。冬季夜训,党支部成员带领战士在零下40摄氏度的壕沟里,一潜伏就是三四个小时,其间不挪动、不发出声响。凭着坚韧的毅力和顽强的斗志,他们创造了多项训练新纪录。本报记者 温庆生 本报特约记者 秦照平 本报通讯员 李晓刚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