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以及今后的一个较长时期内,我国发展战略明确转到以“民生”为主轴的发展方向上来。各地逐步走出以GDP为核心的发展模式,转向关注居民幸福的目标。居民休闲生活是幸福感的一项重要来源。随着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以旅游、文化、体育等为主要内容的休闲产业进入了快速增长期。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了《2012年中国休闲发展报告》,以20余篇专题报告的篇幅,详细总结分析了我国各个休闲领域的经验,为我国休闲产业发展提出进一步的启示。
休闲消费,总量相当于GDP的6%
2011年,休闲领域盛事频频,大力推动了休闲产业发展。杭州召开第二届世界休闲博览会,实现贸易成交额226亿元人民币;山东举办“好客山东休闲汇”,期间全省休闲消费总额达1900多亿元;重庆举办休闲产业博览会,是西部地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休闲产业博览会。鲁苏浙等省份开启地方性的国民休闲计划,休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已初步成为共识。地方及民间投资层面,休闲领域的投资异常蓬勃,涉及投资金额超过万亿元人民币。
报告测算指出,2011年我国国内旅游休闲(包括观光游览、度假休闲、探亲访友)总人数约为22.53亿人次,国内旅游休闲的总花费约为16200.54亿元人民币,其分量大约是2011年我国居民休闲核心消费的56.7%。
就其他方面的休闲消费,报告通过估算指出,2011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文化娱乐类的休闲消费支出为4081亿元;休闲体育消费总额约为2874亿元;休闲餐饮消费大致为4127亿元;就沐浴保健类休闲消费而言,全国沐浴企业收入达到1285亿元。总体上看,我国2011年居民休闲核心部分消费为28568亿元,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5.53%,相当于GDP的6.05%。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德谦表示,中国居民休闲消费的扩展与提升,得益于近年经济社会总形势的变化,促进居民休闲发展的有利因素正在不断地增强和增多——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得到进一步的落实,城乡大部分居民的收入稳步提高,市场的休闲供给朝着有利于消费的方向发展,应由政府主导的休闲公共服务也得到各级政府的更多关注……
“2012年有望推出的全国性《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将有可能促进以上因素更为强势的发挥,‘中国旅游日’活动的继续开展也将给全民旅游休闲意识以更多的激发和指引,国家和地方公益事业的发展更有利于提高居民的消费信心……所有这些,都将是2012年及其随后的一段时期中国居民休闲继续扩展和提升的巨大推动力。”刘德谦指出。
报告基于数据分析对中国休闲发展保持乐观判断,指出中国居民休闲必将继续得到更大的扩展与提升,不仅休闲人数和消费将继续以近年的平均速度乃至更高速度增长,而且休闲服务质量也将有较大提升。
旅游休闲,制约因素亟待破解
来自2012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的信息显示,全国旅游消费热点正在不断增加。社会资本、民营企业加速进入旅游业,全国还出现了一批如广东横琴岛长隆国际旅游度假区、吉林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山东台儿庄文化旅游产业园、浙江宁波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等投资上百亿的旅游大项目。
各地政府也积极通过一些政策措施推动旅游发展:江西的“免票月”活动影响巨大;山东的“国民休闲汇”活动促进了休闲供给的整合;北京、杭州等地在旅游环境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成效突出。各地还成功举办如首届中国国际旅游服装服饰赛博会、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等会展推广活动,从而更好地推动了旅游休闲产业的快速发展。
报告指出,2011年我国居民旅游休闲(含出境游)的总人数为23.17亿人次,总花费约为20837.69亿元人民币。我国的旅游休闲消费持续表现出一种“中国化”特征。在中国居民休闲活动中,“探亲访友”所占的比重最大,在法定假日时段,居民的出游休闲越来越集中。
刘德谦认为,我国居民旅游休闲仍然面临着不少外在条件的负面影响,一是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的完善与落实还遇到许多制约因素;二是居民收入的增加将被物价上涨所削弱;三是地方政府的认识与经济实力仍然是各地公共服务发展不平衡的瓶颈因素;四是商家诚信度的参差不齐依旧让部分消费者难于放心消费。
据《小康》杂志社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在2011年10月发布的“职场人休闲满意度”调查数据显示:受访的职场人当中,只有三成人士每年享受带薪休假。黄金周火爆的情况反映出休假制度等时间因素对旅游休闲的巨大促进作用。例如在阿根廷,除了15天的国家法定假期外,按工龄还可享受14天到35天不等的带薪休假,这也使得阿根廷在2009年遭遇全球经济危机时旅游发展仍然表现不俗。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秘书长宋瑞指出,我国绝大多数休闲资源都属于国有,政府应该更加积极地围绕民众的休闲需求制定休闲支持政策、提供公共设施和服务、提供休闲技术支持。据了解,在美国,联邦政府中与休闲有关的部门达到了90个左右,各自都在其管辖范围内制定了相应的休闲管理政策。
据了解,2010年初开始编制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即将进入国务院报批阶段。纲要包括提升国民旅游休闲意识、保障国民旅游休闲时间、提高国民旅游休闲消费能力、推进国民旅游休闲场所与设施建设、完善国民旅游休闲公共服务体系等多方面内容。刘德谦认为,未来积极因素大于消极因素,国民休闲意识的增强也不可能倒退,中国休闲发展的总趋势仍然是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文化休闲,发展需要制度保障
2011年,我国在战略层面为文化休闲发展推出了一系列重磅措施: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等面向全社会公众免费开放;进一步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全国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已基本完成。影响更为深远的是,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文化休闲产业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战略机遇。
报告指出,文化休闲业实体重组与融合逐渐加强,产业集群化和规模化程度在提高。传统演出市场扩展迅速,传统出版和阅读稳步发展,与网络相关微博、网游、动漫等文化休闲成为新的亮点。
以电影市场为例,2011年我国电影市场票房达到131.15亿元,年增长率28.93%。这一增速创造了电影诞生100多年来的最高纪录,已超过印度而居美国之后成为世界第二。
但报告同时指出,2011年我国总共卖出3.71亿张影票,而同期美国共卖出12.8亿张影票,平均票价7.98美元,对比收入看,我国的票价要高出许多。若一张影票对应一个观众,电影观众占总人口的比重,美国是我国的15倍。而在文艺演出市场,票价与居民收入反差过大。北京高端演出市场票价甚至超过海外,但人均收入只是欧美的1/6至1/5。
“票价制约着上座率,当然也极大地制约了高端艺术的普及和大众化,无形中剥夺了更多群众的文化休闲权利。”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休闲研究所所长吴文新指出。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六次中国职工状况调查》显示,72.4%的普通工人月工资低于全国平均工资水平。贫富差距拉大使得大多数文化休闲消费集中在人口占比不大的中高收入阶层,而大多数居民的文化休闲消费动力不足,从而制约了文化休闲消费的增长。
另外,在部分服务业和私企,加班现象严重,不少私营企业往往以“不加班就走人”的方式管理员工,使得私企员工更加缺乏闲暇时间。“非法加班显著缩短了劳动者的闲暇时间,更加侵蚀着劳动者的休闲权益,这在很大程度上压缩了文化休闲业发展的社会文化空间。”宋瑞说。
吴文新认为,我国应该加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力度,尽快提高中下层群众收入,同时要严厉打击强制或变相强制加班现象,以此实现劳闲均衡,为文化休闲产业发展创造持久动力和广阔空间。同时,政府应当以全民共享及“大休闲”的理念,站在文化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高度进行规划;要以普惠全民为目标,根据目前我国社会不同群体的休闲困境,制定针对性的改善措施;要在着力改善国民休闲体验、提高国民生活幸福水平上拿出切实办法。
本报记者 王小润 陈 恒
背景链接
一个外国人眼中的“休闲”
杰弗瑞·戈比,一位前美国总统休闲顾问。他在《中国的休闲发展:一些关键问题》一书中明确提出,处于转型阶段和“跨越式”发展中的中国,应对其国民休闲进行深入思考和科学安排。
在杰费瑞看来,中国通过建设公园和保护文化历史名迹及其他活动极大地促进了休闲产业的发展,但那些提供各种休闲活动的组织还有待于发展或加强,而缺乏非盈利性的市民组织已经成为中国提升休闲发展的最大障碍。在北美,休闲活动很大程度上受到非盈利性市民组织的影响,这类组织促进了多项特殊休闲活动的发展,比如打网球、写诗歌、钓鱼或种兰花等。社区社团和其他形式的居民组织,都对日常生活中制约休闲的问题拥有发言权。
杰弗瑞认为,休闲城市应该发展自身的个性,决定自身什么是优秀而独特的,并发展、保护提升其优势。第一步是努力识别出城市哪些部分是值得保护和提高的,然后确定哪些是休闲需要。要在确定城市发展愿景以及明确要成为休闲城市必须做哪些变化后,再发展休闲设施。应该考虑的问题包括:环境和历史保护、创新、餐饮培训、清洁、定制、宽容、与游客的持续对话以及有足够数量的吸引物。
大部分中国人生活在农村,他们的生活与城里人明显不同。杰弗瑞提出,未来提升乡村休闲有两个关键性因素。首先,乡村旅游要来有助于提高农村的经济水平,同时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的基础设施,投入资金来发展包括“社区中心”在内的多项农村休闲资源。
王小润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