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08日 星期日

    国外院士面面观⑤

    德国院士选举 对候选人保密

    《 光明日报 》( 2012年07月08日   08 版)
    图为被采访者——德国利奥波第那科学院院长哈克。照片由利奥波第那科学院提供。

        直至2007年,德国的科学院体系一直由8个地方科学院和一个工程院以及利奥波第那科学院组成。在联邦层面没有一所正式科学院。德国科学界人士一直认为,有必要成立一所正式的国家科学组织向政府提供科学咨询,并在国际事务上能够代表德国。2007年11月,德国联邦研究部部长沙万宣布,由拥有355年历史的利奥波第那科学院作为代表德国的国家科学院。日前该科学院第26任院长哈克教授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详细讲述了德国院士的选举过程。

        德国科学院院士选举过程首先从提名候选人开始,正式提名只能由院士提交,经3轮选举后产生,选举过程严谨而复杂。第一轮,由本学科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出的评审组负责人将候选人资料送交给本学科的每位院士,候选人资料包括简历、学术成果及5至10篇在国际著名出版物上发表的重要文章和研究成果。所有本学科成员都要对有效候选人进行评审打分,5分为一定入选,4分为特别优先入选,3分为优先入选,2分为基本入选,1分为勉强入选,零分为专业不够格。院士要将自己的打分表和拒绝评选某候选人的理由以保密形式寄送科学院评选委员会,院士在选举中不得投弃权票。获得四分之三选票的候选人才有资格进入第二轮。科学院评审委员会还需听取其他学科部门院士的意见以及非院士的意见。第二轮选举在学部范围内举行。各学科评选组负责人及科学院领导成员参加此轮评选,通过评审委员的详尽讨论,最后通过投票产生正式候选人。第三轮,科学院评审委员会根据各评委的投票结果宣布当选院士候选人名单。新当选院士需要签署承诺书,履行院士的义务。不签署承诺书者视为不接受院士称号。

        德国科学院院士选举完全是以无记名方式秘密进行的。候选人事前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否被提名,整个过程就像诺贝尔奖评选一样,接到信函通知才知道自己当选。这就避免了任何个人或小团体对选举结果施加影响。有关专家强调,选举信息透明仅限于院士评委范围内,对外界则保密得严丝合缝,蒙在鼓里的反而是最后的当选者。

        德国利奥波第那科学院由1400多位院士组成,包括自然科学、医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著名学者。科学院每年增选院士约60名,年满75岁则空出名额,但终身享受院士称号。当选的院士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其中四分之三来自3个德语国家(即德国、奥地利和瑞士),四分之一来自其他国家。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中国科学院院士武忠弼、卢柯、张杰等多名教授都曾先后当选德国科学院院士。德国的院士大多是在高校或各大研究所工作的教授或研究人员。

        记者从德国利奥波第那国家科学院的章程中看到,德国的院士并不是中国意义上的院士称号,国家科学院实际上是一个非政府、非营利性的学术组织,德国院士称号虽然拥有最高学术荣誉,但不具有经济和行政意义。曾有15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是德国科学院院士,居里夫人、达尔文、爱因斯坦、普朗克、歌德、洪堡等享誉全球的大师也曾是德国科学院院士。哈克院长强调说,德国科学院选举院士要保证独立性和学术性,德国院士称号突出的是学术性和荣誉性,不与任何物质利益挂钩。

        (本报柏林7月7日电 本报驻柏林记者 柴 野)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