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海峡西岸经济区第一个核电项目——福建宁德核电站1号机组完成商运前最重要的测试——热态功能试验。同时,承载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光荣使命的我国东北第一个核电项目——辽宁红沿河核电站1号机组也进入了热试阶段,向发电投产扎实迈进。从福建的晴川湾,到辽宁的渤海湾,相距3000多公里,然而,两座核电站的建设队伍来自同一家公司,有着共同的承诺——他们日夜守卫着核电站的质量,守卫着明天的核安全。他们就是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的党员先锋队。
“到最艰苦的地方,描绘核电蓝图”
“那片树林又绿了。离核电站的建成越来越近了。这辈子最幸运的事情就是参加了四座核电站的建设……”红沿河核电站1号机组热试开始后,项目副总经理康全文在日记里这样写道——已经年过半百的他,从上世纪90年代参加广东岭澳核电站一期建设开始,先后投身广东岭澳核电站二期、广东阳江核电站的建设,两年前,他又来到位于辽宁瓦房店市东岗镇的红沿河核电站。“2005年到2008年,国内岭澳二期、阳江、红沿河、宁德等一批核电站先后开工建设,作为成功建设中国大陆第一座大型商运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的建设队伍,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在国内核电发展的过程中又成为这一批核电站的总承包设计与建设单位,也成为世界同时在建核电站机组数量和容量双第一的单位。”时任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的梅新生对此记忆犹新:“核电项目都在偏远的地方,交通不便、自然环境差、生活艰苦,怎么动员大家的创业激情?当时公司2000多名员工,党员有1700多人,全体党员在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言,号召大家为了‘发展核电,造福人类’的使命,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第二天,许多党员向党组织递交了请战书,满腔豪情,毫无怨言地奔赴了建设一线。”
“党旗下,成长的是信仰”
1988年大学毕业的张秋海,一毕业就加入了大亚湾核电站建设队伍,拜法国专家为老师,做起了核电建设的学徒;“低头靠勇气,抬头靠实力”,随着岭澳核电站一期、二期建设的进行,他已成为红沿河核电项目建设的总经理。一晃24年过去了,张秋海担任施工经理的岭澳核电站二期于2011年全面建成投产,实现了“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建设、自主运营”,每年可提供约150亿千瓦时安全、清洁、经济的电力。
在核电站工程建设的推进过程中,党员先锋队更是发挥了“持续创优”的作用。安全壳被称为核电站的“屏障”,本来,安全壳的浇筑这项技术经过了大亚湾、岭澳一期、岭澳二期核电站的成功建设,到了红沿河核电站施工的时期,已经做了技术上的创新,安全壳的质量更高、工期更短,并且实现了零裂缝!而到宁德核电站建设时,蒲大鹏和他所在土建施工队安全壳小组敏锐地发现,这项技术还可以进一步创新和优化。为实现这一改进目标,小组9名党员自发实行三班倒,24小时密切观察,一次次的材料比对,一遍遍的数据建模,无数次的操作试验,经过了一周的不间断试验,他们获得了成功!这次技术改进不但进一步节约了工期,而且让安全壳的质量一举超越世界先进水平!“信仰需要传承,更需要发展,党员先锋队的精神也是要发展的,持续创优,就是对事业负责,更是对信仰的自觉践行!”
“像呵护生命一样守护核安全”
今天的工程质量就是明天的核安全。这是核电工程人刻在生命里的誓言,更是中广核工程公司的党员先锋队时时刻刻都铭记的誓言!“大亚湾、岭澳一期、岭澳二期,这些是我们已经建成的核电站,它们的安全、平稳运行发电,已经证明了我们的工程质量是可靠的,让人放心的。我们现在在建的机组数量多,我们更要本着对公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和使命感,兢兢业业,像呵护生命一样守护明天的核安全!让公众对利用核能发电放心!”中广核工程公司党委副书记夏林泉告诉记者,“党员先锋队更是我们工程建设队伍中确保工程质量的铁军!”在宁德项目现场,党员们发挥带头作用,连续3个月没休过一天假,24小时轮换守护在战斗的最前沿,争分夺秒分析处理方案、论证资料。在这支先锋队的带领下,大家共同奋战了92个不眠之夜,终于完成了8948个焊点的检测,确保了主设备质量达到要求!”
(本报通讯员 赵 阳 黄 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