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睡了;地,睡了,只有哨兵的枪醒着。边关战士,千万个辛苦,都是为了祖国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这是甘肃省军区“东风泉”边防连官兵自办小报——《戍边人》上的一首诗,它表达了连队官兵的共同心声。
在浩瀚无迹的戈壁荒滩,在寂寞难忍的风雪哨卡,自1962年进驻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马鬃山地区以来,“东风泉”边防连一代代官兵就像钢钉一样铆在中蒙边境29.77公里的边防线上,铸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边关。忠诚戍边50年,官兵们创造了无事故案件、无涉外事件的奇迹,2011年荣立集体二等功,荣获“感动甘肃·2011十大陇人骄子”特别奖。
“天边有一簇圣火”
20世纪90年代初,以甘肃省军区边防官兵卫国戍边为题材的电影《天边有一簇圣火》,热情讴歌老一代边防官兵扎根戈壁、无私奉献的爱国情怀,令无数观众为之动容。半个世纪以来,“东风泉”边防连官兵高擎着这簇越烧越旺的“圣火”,燃亮整个天边……
驻扎戈壁滩,饮水是官兵们遇到的首要难题。最初,由于驻地没有水源,喝水困难使许多战士嘴唇干裂甚至脱水晕倒。为了找水,原副连长王治顺带领战士,一次次踏上艰难的找水征程。有一次,临走时,他和两名战士立下誓言:找不到水,绝不活着回来。他们的坚持最终换来果实,当他们爬上一座山梁时,惊喜地发现不远处的山窝里有片红柳丛。扒开沙土、烧化冻土,用铁锹挖至2米深时,一股泉水涌了出来……这眼泉被官兵们称为“东风泉”,连队因此得名。
戍边50年,“祖国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荣誉至高无上”的连魂已融入一代代官兵的血脉。
今天,连队的饮水居住条件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官兵喝上了纯净水、住上了多功能保温营房,但连队的传统没有变。每逢新兵下连、新任干部报到,连队都要组织他们住一次“地窝子”,尝一口苦咸水,栽一棵“扎根树”,听一堂先进典型事迹报告,打牢思想根基。
“守土,国土不让一寸;卫国,尊严不减一分”,这是连队官兵的戍边信条。夏日的一个夜晚,一场特大暴雨袭击边防地区,泥石流冲倒了3400多米边防铁丝网、37根网桩。天一亮,雨一停,官兵们争先恐后冲出营房,向边境线疾驰而去。经过3天抢修,他们将铁丝网、网桩恢复原貌。在将网桩移回原位时,官兵们拿出测量工具仔细校正。
“过硬才算合格”
2011年3月,在连队组织为期一周的野外生存训练时,天气骤变,暴风雪突如其来,不到2个小时,地上的积雪已达20公分厚,馒头冻硬了,手脚冻僵了,但官兵们的训练热情不减,标准不降。经过训练,官兵有效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边防连驻地环境恶劣,方圆120公里荒无人烟,每年8级以上大风达8个月,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划定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生命禁区”。但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叫响“合格不是标准,过硬才算合格”的口号,全课目开展戈壁沙漠适应性训练。
炊事班长凌新明是连队训练尖子,在他的心里,只有第一,没有第二。为了争取更好成绩,凌新明每天早晨天还没亮,就跑进训练场。有一段时间,为突破400米障碍跑成绩,他增加训练强度,致使身体多处磕伤,汗水浸透衣服粘到伤口上,钻心地疼。2010年5月,省军区组织建制连队单兵军事5项比武,凌新明力压群雄,夺得个人全能金牌。在他的带动下,近年来,连队连续5次在省军区组织的比武竞赛中获得团体第一名。
边防连前哨班驻守在距连队部24公里的某高地。2010年3月初,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雪突袭马鬃山地区,封住所有上山的道路,哨所成了“孤岛”,5名官兵被困。由于风雪太大,部队组织的营救行动一时无法展开。
1天、2天、3天……就在大家饿得眼冒金星、体力不支的情况下,又遭到狼群的围攻,但他们没有一个退缩,和群狼对峙三天三夜,直到救援官兵赶到。
“自力更生搞建设”
由于驻在戈壁滩,连队基本靠自我保障。连长王圣田说:“这些年连队继承老边防艰苦奋斗的传统,自力更生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10年前,连队官兵决定在戈壁滩上植树。现在,连队营区内外已成功种活500多棵树木,绿化了营区周围30多亩戈壁荒漠。
为了改善生活条件,连队官兵不等不靠,从200多公里外拉来泥土,平整菜地,建起温室大棚,栽种茄子、辣椒、西红柿等蔬菜,基本达到自给自足。
2007年5月,上级决定为连队新建营房。连队地处两山之间的狭长地带,新建营区要开山劈石,拓展地基。连队党员干部率先上,他们组成爆破组,在技术人员指导下,对两侧山体实施爆破。如今,一座集学习、生活、训练为一体的多功能保温营院,在三面环山的山坳里拔地而起,被官兵称为“肃北明珠”。
近5年来,连队官兵还亲手建成纵横150公里的巡逻路和铁丝网,被国家边防委和兰州军区评为优质工程。
(本报记者 陈劲松 本报特约记者 魏 春 本报通讯员 魏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