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06日 星期五

    重点推介

    西方老人与中国灰姑娘

    罗素·邓肯 ( 美 ) 胡宗锋 译 《 光明日报 》( 2012年07月06日   15 版)

        罗素·邓肯是美国富布莱特杰出教授,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跨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出版有《当代美国》《多元美国:现代美国文化掠影》《1865年以来的美国历史》等著作。他曾数次到访中国,在多个城市交流访学,目睹了中国的巨变。在这篇文化随笔中,他以比较的角度看待中国的变化与美国的发展,提出了一些颇有意思的观点。本版选摘了其中的部分内容,可使读者通过一种“他者的目光”来观看当代中国。

     

        西方人最喜爱的一个童话故事是:一位遭受欺辱的姑娘梦想与帅王子成婚。童话中的姑娘,依其纯朴、虔诚、谦卑、善良和机遇过上了好日子。

     

        2012年,全世界在瞩目着一位新灰姑娘——迈着龙的舞步,向世人展现其咄咄逼人的妩媚:美丽、财富和实力。

     

        2011年,我走在“丝绸之路”上,路过喀什的古集市、保护甚好的“坎儿井”和交河故城,在此前,让我惊讶的是西安的大小雁塔、兵马俑和新石器时代的半坡博物馆。我还参观过大足石刻、曲阜的孔庙、北京的八达岭长城、颐和园和故宫。这些历史遗址证实着五千年的中国文化。但中国这个灰姑娘才刚登上世界舞台,从邓小平将其引见到世界才只有三十年。

     

        我最初知道这位新灰姑娘的时候,她还没有现在这样富有和迷人。做了历史和政治学教授以后,我好几次去中国访问和工作,亲眼目睹了中国的巨变。由于我研究的是历史和政治领域,我也是从比较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变化与美国的发展的。

     

        “五千年?更像是5分钟!”2007年我在华东师范大学任教时我的一位研究生说。那是在北京奥运会的前一年,距让世人瞩目的上海世博会还有3年时间。“我们不想回顾过去,我们想的是将来的强大。”我的另一位研究生说。

     

        难道是该突破五千年文明这个命题,专注于未来软实力了吗?我想将美国和中国的发展过程从几方面加以比较:中国眼下所发生的一切,对历史学家来说太熟悉了。

     

        中美两国共同点多,差异处少。从这一点出发,当代中国发生的事可以和美国历史上的四个阶段相提并论,即清教徒时期、镀金年代、20世纪60年代和21世纪。

     

        1620年,英国的清教徒到达美洲在马萨诸塞,建立了殖民地。他们建起了波士顿,称其为“山巅之城”,他们既自豪又担忧,因为“世人的眼睛都在看着我们”。

     

        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成了“山巅之城”,“世人的眼睛都在看着她”。世界各地的报纸头版每日不刊登中国消息的已经很罕见,有关巨龙崛起的最新消息充斥着杂志、期刊和互联网。中国人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世人的注视下,并会立刻传遍世界,因此让人感到北京的一举一动都会遭到世人的批评。然而这并非实情,常常是赞扬声一片,世界就是对这个新灰姑娘——新大国,颇感兴趣。

     

        清教徒在殖民地把很强的职业道德和资本主义的精髓发扬光大。现在,我们看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使龙成为全球经济的新引擎。

     

        在17世纪的美国,清教徒领导人约翰·温斯罗普呼吁社会秩序,坚守家庭的层次结构而不是个人欲望。清教徒信奉团体精神、勤劳、节俭和教育是发展和壮大的主要因素,在1636年,清教徒筹建了哈佛大学。从那以后,美国建立了几千所大专院校,使其今天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科研和发展体系。中国当然也信奉这是成功的要素,一个证据就是学生在增加,成亿地拨经费使大学现代化和建设新大学——仅过去的10年就新建了600所大学。

     

        正如美国的清教徒时期与21世纪的中国有相似处一样,另外一个被美国人称之为“镀金年代”的时期也不例外。这个词是“镀金”,而不是“金色”。美国的“镀金年代”(1877-1900)始于内战结束后,其标志是经济飞速发展,从农业转向工业和制造业。

     

        在当代中国,有“镀金年代”的回响。经济奇迹使中国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显示出中国越来越强的实力,这不禁使我想起了1893年在芝加哥举办的哥伦布世博会,当时的美国还在展示自己的工业。在那次世博会上,美国向世界显示其在技术领先上超过了英国。而人们还清楚地记得,在1851年伦敦的水晶宫世博会上,英国显示的是其自己“镀金年代”的实力。

     

        因此,现在是瞩目中国“镀金年代”的时候了,上海世博会的一位组织者的话显示的是自己的爱国心:“只有我们能举办这样的世博会……我们想让全世界都来羡慕我们的成功”。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在上海市区的黄浦江畔建了自己的国家馆,全世界都来为中国喝彩。上海世博会为中国近年来的三场大事——2008年奥运会、2009年60周年国庆和2010年世博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三件大事,将灰姑娘推到了媒体的强光下,中国的每一处都显示出了其勤劳、超越自我以及重视教育所带来的成功。

     

        在美国的“镀金年代”,百万富翁层出不穷,富人更富。太多的新产品从工厂里涌出来,美国成了“显眼的消费者”,买就买最时尚和最贵的,不论是昂贵的手提包、鞋、房子还是马车(当时还没有汽车,要是有人人也都会买的)。

     

        在中国,我们同样可以看到这一切。到处都是高档的购物店,每年售出的外国汽车让修高速公路的人都很难设计容纳下那么多的车辆。与美国一样,中国 “镀金年代”的标志,也是大量的人为了工作、教育和更好的机遇,从农村涌入城市。

     

        大学里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希望到贫穷的省份去,而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大城市的摩天大厦上。很多人只是在春节、婚礼或葬礼时回家,有人希望能把父母接到城里来。创业精神在个人理想家和跨国合作的资本家那里一样高涨。在广州的经济特区和其他地方工厂林立。森林被砍,煤矿滥采都是为了经济的增长。而五星级的酒店里满是坐奔驰、宝马或保时捷而来的新暴发户。中国在变富有,人们生活得比三十年前好多了。要是邓小平还活着,看到这些变化,他会重复自己的座右铭:“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致富光荣。”

     

        正如在“镀金年代”的美国,到1900年,劳工(大多是中国人)铺设了258000英里的铁轨,占世界铁路总长的三分之一,能横跨美国80次。铁路再一次在中国时髦起来,要运输大量的制造产品给国内的买家,或将出口的产品运到港口铁路是必不可少的。今天,中国分布广和现代化程度高的铁路系统正在和时速达300公里的高铁衔接。这种服务已经把北京和上海连在一起,还要向南延伸到香港,在2012年8月把中国的三大经济神话连在一起。2006年,北京至西藏的现代化铁路完成通车,全长3500英里,将东部的大都市和西部省份连在了一起。另一条铁路将东部的城市与西安连接起来,又从西安延伸到新疆的乌鲁木齐和喀什。

     

        几乎各地的工人工资都提高了,工人们已开始组织起来要求更高的待遇。在美国的“镀金年代”,人们要求加薪,改善工作环境,制定安全条例,获得更多的尊重。如果发生在美国“镀金年代”时的一切,被认为是经济快速发展与人们膨胀的期望以及更多的机会碰撞的产物,那么中国将会面临更多的企业主与劳工之间的战略碰撞。这些碰撞将会使社会更和谐,发展更快。

     

        当“清教徒时代”与“镀金年代”在当代中国并存的时候,中国也还同时在经历“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随着财富的增加,汽车文化在发展。高速公路、桥梁、停车场拥挤不堪,加重了市区污染。汽车文化导致其在郊区和城市边缘的家庭拥有量上升,对石油以及燃油贸易市场的稳定依赖在加剧。1961年,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号召美国人“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他激励人们要奉献,唤起了人们的爱国心和民族感。肯尼迪也许诺在10年内实现登月计划。1969年7月20日,目标达到,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将美国国旗插在了月球上。

     

        对于中国,民族感面对的是让世人认可其大国地位。这只巨龙全球无处不在,与其他国家签订双边关系合约,参与联合国“维和”任务,其海军护卫商船途径索马里海盗出没的海域以及霍尔木兹海峡,在非洲和南美建了很多工厂。另外,中国为了国防和科技的发展,也没有忽视探索太空的重要性。

     

        中国“独生子女”政策下长大的一代与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孩子一样,当时的美国人比以前的任何时候都富有,花钱很大方,让孩子享受快餐、穿新衣、有新收录机和电视,甚至是有自己的汽车。这是“自我的一代”,上大学的人数空前,以前没有人这样说真话,他们在婚前就尝试性自由,其言词和理想与父辈截然不同。老一辈的美国人无法接受如此快的变化,力求稳定和平衡,而年轻的一代则追求时尚和国际潮流。

     

        显然,中国正在体验与此相同的青春活力。除了以前的社交能力,现在的手机、电脑和互联网,正在使中国走向经济繁荣和世界大国的地位。这也帮助中国的“自我一代”见多识广,更加自强。

     

        从中国的年轻人与自己同龄的国内外学生的互动中,很容易看到其举止在最近10年来的变化。我的中国学生很善良,也很有教养,他们尊重自己的父母亲,但同时也发誓不愿再受儿时和上一辈人的约束。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出国旅行、在跨国公司工作、在国外上大学、进入政府公务员系列并和全球的其他文化互动,他们变革中的欲望将会帮助自己和国家迈向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当然,中国和美国经历的都是自己版式的“清教徒期”、“镀金年代”和“20世纪60年代”。即便是我们对历史中的细节和其他因素有争议,但他们仍拥有共同的基础。美国人在长达400年里(从1620年起)经历了这一切,而中国只是在一瞬间就走过了这一历程,只有30年(从1979年起)。这就让美国在这方面成了“老手”,而中国是“新手”。两个国家以大国的政治模式在竞争与合作,美国的历史证明:中国在同一问题上采取的措施,与美国在其发展阶段的反应是一致的。

     

        在21世纪,到处都是富有民族自豪感、颇似20世纪60年代“镀金时代”的“中国清教徒”。相对古老的欧洲和亚洲,美国人一直标榜自己是“年轻的美国”,现在我们听到人们在呐喊“年轻的中国”和一个有中国特色的世界秩序。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证明,中国运动员在夏季的比赛上能获得金牌第一,中国人的体能在力量、篮球、舞蹈、跟头和游泳中舒畅地推进人类的进步。大家还都期望中国足球队能在不久的将来突然捧走“世界杯”。

     

        在这个活力四射、全球化的世界上,年轻就是一切。因为我们有相同的经历,谁老谁年轻在于前景。在2012年,年轻的中国灰姑娘将和西方老头翩翩起舞。

     

        (摘自《美文》2012年第6期)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