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05日 星期四

    光明时评

    记住“蛟龙”叶聪、刘开周、杨波的名字

    张玉玲 《 光明日报 》( 2012年07月05日   02 版)

        神九“上九天揽月”,蛟龙“下五洋捉鳖”,还颇有创意地实现了“天地对话”,三位航天员与三位潜航员互致问候,堪称“人世间最大落差的对话”。除此之外,另外一个“落差”更耐人寻味: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的名字家喻户晓,而三位潜航员的名字——叶聪、刘开周、杨波又有几个人能说出来?

        “蛟龙”号突破7000米深海的攻关难度不逊于神九,“蛟龙”团队的艰苦付出也不逊于神九团队;神九创造的新的科技“高度”和“蛟龙”创造的新的科技“深度”,都将载入中国科技进步的历史,可公众对二者的关注显然不能同日而语。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技术与原子能、宇航科技被称为当代世界三大尖端科技领域。美、日、英、法等海洋经济发达的国家在海洋科技研究开发上投入的经费基数非常之大,而且每年都以4%左右的速度增加,10年前,日本海洋科技中心每年的科研经费就超过60亿元人民币。

        “蛟龙”项目历时10年上马攻关,“蛟龙”号深潜器所花的研制经费才2.5亿元,不及日本一个海底机器人一年的投入;“蛟龙”号的母船“向阳红”号由科考船改装,已超期服役,不能适应新的科研要求。

        我国拥有1.8万多公里的大陆海岸线和1.4万多公里的岛屿岸线,2011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45570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7%。“蛟龙”取得的成绩,可以说是近年来中国海洋意识觉醒和提高的结果。可作为一个海洋大国,人们对海洋开发的关注仍显不够。

        海洋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水资源及食物资源,在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人类越来越把生存与发展的出路寄托于蓝色的海洋。只有注重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实现陆地与海洋的一体化发展,才能繁荣和壮大国家经济。

        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把开发海洋定为基本国策,把发展海洋科技摆在向海洋进军的首要位置,把海洋科技作为世界新技术革命最重要的内容来对待。有鉴于此,我国应从制度设计上,加强研究、制定海洋政策和海洋战略;在提高全民海洋意识上,鼓励政府、教育、学术、传媒等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促进全社会认识海洋、关注海洋、善待海洋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海洋。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