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红星是咱工农的心,党的光辉照万代。”当孩子们天使般的声音和着优美的交响乐响起,贵阳大剧院掌声雷动。8岁的蒙乙锋和小伙伴们一起在台上专注地唱着,还随着节拍不时地左右摇晃着脑袋。蒙乙锋是贵阳实验三小三年级的学生,这个喜欢流行歌手张杰的小男孩台下有些腼腆,他说,自己只学了三遍就会唱《红星歌》,因为这首歌“好听,有精神”,他很喜欢唱。
与蒙乙锋纯真的喜欢相比,28岁的孙鹏飞更加激动和紧张。这是他第一次和专业的交响乐团合作,也是他第一次见到自己崇拜的傅庚辰将军。作为一名80后,他是听着傅庚辰的歌曲长大的,“《地道战》《映山红》,还有这次我要演唱的《红星照我去战斗》,都是家喻户晓的歌。”他兴奋地说:“这次能当面听到傅老讲解当时的创作背景和对歌曲的感情处理,对我的专业素养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对我的艺术道路是莫大的鼓舞。”
为了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同时作为献给党的生日礼物,7月1日和2日,“理想之歌——傅庚辰作品音乐会”在贵阳大剧院举办。演出由贵州省委宣传部、贵州省文化厅、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联合主办,贵州省文联和贵阳市委宣传部承办。参加演出的有贵阳交响乐团、贵州省民族歌舞剧院、贵阳合唱团、贵州大学艺术学院合唱团和贵阳汇美艺校少儿合唱团。
音乐会由大型声乐套曲《毛泽东之歌》拉开序幕,《西江月·井冈山》《七律·长征(一)》《七律·长征与十六字令三首》《忆秦娥·娄山关》《菩萨蛮·大柏地》等将观众带回那个战火纷飞激情洋溢的革命年代;傅庚辰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陈毅、周恩来诗词谱写的歌曲《解放军三十五周年》《梅岭三章》《大江歌罢掉头东》展现了革命的爱国主义和浪漫主义情怀;由云杉作词、傅庚辰作曲的《站起来》则展现了中国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气质和民族复兴的豪情;大型声乐套曲《航天之歌》选曲《航天圆舞曲》在神舟九号胜利归来之际演唱,也具有了特别的意义。
“我们这次曲目的选择有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是与贵州的红色革命相关的,与遵义会议相关的,其次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三是听众的涉及面要很广,老中青三代都要涉及到。”音乐会的总导演汪信山对记者侃侃而谈,“我们这次参加演出的有100个孩子,80个大学生,还有贵阳合唱团80个业余人员,12个独唱演员有10个是当地的。”
贵阳合唱团是一个业余团队,成员有教师、学生等,其中1/3是退休人员。今年54岁的陈天桂是团里的男高音,从贵阳市歌舞剧院退休后,加入了贵阳合唱团,他是团里不多的三个专业出身的人之一。参加这次演出,他有许多感慨:“一唱起这些歌,就有一种回到过去的感觉。这些都是上世纪80年代很流行的革命歌曲,我那时候就会唱。这些歌有情境、有感受,有一种现在的歌所没有的号召性和鼓动人心的那种力量。”
“理想之歌——傅庚辰作品音乐会”此前已经在北京、安徽、黑龙江、广州、湖南举办过,加上这次贵州的两场,一共是六地七场。总政歌剧团的著名歌唱家秦鲁锋和海政歌舞团的著名歌唱家霍勇每场必到。秦鲁锋说:“傅老是我非常尊重的艺术家。他的歌思想内涵很深刻。我演唱他的歌也是在学习,从歌曲中体会他所经历的一些东西,体会他想要表达的精神内涵。”霍勇这次是推掉了其他的演出,专门赶来贵阳的,一曲《大江歌罢掉头东》“震”住了观众,掌声经久不息。“这首歌已经到了中音的极限——G音。”霍勇说:“当时19岁的周总理已经有了对国家、对人民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是一首气势豪放的歌。”
作为本场音乐会的主力军——贵阳交响乐团进行了多次的紧张排练。“所有曲目都是新版的,我们一直在加紧时间排练。”副团长韦程介绍说。年轻的指挥家简柏坚出生于香港,在英国留学,在欧洲各国工作生活过,如今“在贵阳安家了”。当记者问到文化背景的差异会不会影响他对革命歌曲的理解,简柏坚很认真地说:“我是一个中国人。我对中国的历史很有兴趣,对革命的背景也是颇为熟悉的。我非常荣幸能指挥这场音乐会,我们整个交响乐团都非常用心地对待这场音乐会。音乐是全人类的,好的音乐无论什么语言、背景,都是共通的。随着时间的积累和沉淀,相信我会对这些音乐的背景更加理解,能把它们演绎地更好。”
当观众还意犹未尽的时候,音乐会在交响诗《红星颂》优美的旋律中接近尾声。贵州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省委宣传部部长谌贻琴总结说:“傅老能把这次演出放在贵州,是对革命老区的厚爱,对贵州人民的鼓舞。我们贵州提出了‘构筑精神高地、冲出经济洼地’的口号,希望傅老能一如既往地支持贵州的文化发展。同时祝贺此次演出圆满成功。”
(本报记者 李锦云 柳 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