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切实解决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2007年3月,新闻出版总署会同中央文明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民政部、财政部、农业部、国家人口计生委联合发出了《关于印发〈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家书屋”工程。
几年来,农家书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最初试点到全面覆盖的发展历程。截至2011年底,全国建成农家书屋50.5万家,覆盖全国84%的行政村,惠及数亿人。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全国将建成农家书屋60余万家,覆盖全国所有行政村。
★中央和地方政府投入巨额建设资金
农家书屋工程实施以来,得到了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地方的大力支持。截至2011年底,中央财政已经投入资金50多亿元,地方各级财政累计投入专项资金50多亿元。
中央领导同志多次视察农家书屋,提出了加大力度、加快进度的要求,要求在2012年实现全国行政村全覆盖。各地各级政府在推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中发挥了主导作用。辽宁省主要领导亲自抓,提前实现了村村都有农家书屋的目标。吉林省在农家书屋建设上因地制宜,寻求多样化的建设模式。福建省精心筹划,严格把好选题出版、选定目录、配书送货等关键环节。宁夏回族自治区在农家书屋的建设中,不但全面实现了全区村村有农家书屋的目标,还将一些林场、农场也纳入到建设规划中……
★农家书屋成为“课堂、学堂和殿堂”
农家书屋一般利用村委会、村党组织活动场所、村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设施,直接扎根农村,贴近农民群众,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也是现阶段农村文化建设最实用、最基础的工程,更是加强农民教育,提升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每个农家书屋按照政经、科技、生活、文化、少儿、其他等六大类配备图书不少于1500册,品种不少于1200种;报刊不少于20种;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不少于100种(张)。有了农家书屋,农民群众提高了读书的热情,孩子们尽享着阅读的快乐,越来越多的农民朋友用知识改变着生活,农家书屋被形象地誉为“农村文化的殿堂、农民致富的学堂、农村学生的第二课堂”。
★农民既富“脑袋”又富“口袋”
自2005年首个农家书屋在甘肃试点以来,各地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河北省定州市的453个农家书屋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使12万农民接受了科技培训,3000多农民拿到了各类专业技术证书,还培养出5000多名“土专家”,并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力军。江苏沛县农家书屋里走出400多“土律师”,山东东营农家书屋“滋养”出百余“乡土作家”……各地农家书屋火热的征文阅读讲演活动、“歌唱祖国赛诗会”,同样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农家书屋成了农民群众开展各种活动的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