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昆明7月2日电(通讯员季金丞 记者任维东)在日前召开的第3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澄江化石群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一个化石类世界遗产,填补了中国暂无古生物化石自然遗产的空白。这是中国第九处世界自然遗产,也是云南省继丽江古城、云南石林、三江并流之后的第四项世界遗产。
澄江古生物化石群主要分布在距昆明52公里的玉溪市澄江县抚仙湖畔,是迄今为止地球上发现的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种类最丰富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例证,被国际科学界誉为“古生物圣地”、“古生物化石模式标本产地”、“世界级的化石宝库”和“二十世纪最惊人的发现之一”。也是当今世界上所发现的最古老、保存最好的一个多门类动物化石群,从海绵动物到脊椎动物以及灭绝门类都有其代表性。它们生活在距今5.3亿年前的寒武纪早期海洋中,各类动物软体构造保存完整、栩栩如生,为现代人提供了寒武纪大爆发时期最完整、最古老的海洋生态群落图。
澄江化石物种多样性极为丰富,目前至少有200个物种被描述发表,除7个藻类物种外,其余至少有177个属193个动物物种,分别归属于16个动物门和分类位置不定类群,其中有146个新属,162个新种。
链 接
1984年7月1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员侯先光在澄江县帽天山一带采集生物标本时无意中发现了澄江动物化石群。1987年4月17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发布消息称澄江动物化石群距今5.3亿年,其化石之精美、门类之齐全,为世界之最。同时,侯先光的这一发现也打开一扇洞察寒武纪早期生物面貌的窗口,是迄今为止人们所发现的寒武纪早期大爆发的最好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