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01日 星期日

    理论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历史担当

    ——“模范理论工作者”严高鸿精神理论座谈会综述

    作者:陈小明 陈 磊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01日 07版)

        5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签署命令,追授南京政治学院科研部学报编辑部原主编严高鸿同志“模范理论工作者”荣誉称号。6月17日,南京政治学院在北京召开理论座谈会,来自军地14个单位的学者与会,围绕“理论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历史担当”这一主题解读严高鸿精神。

        改革开放新时代造就了“模范理论工作者”严高鸿

        与会代表认为,严高鸿的出现具有时代必然性。自1978年真理标准大讨论以来,理论工作者总是站在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最前沿,积极做好系统总结、理论创新、释疑解惑和统一思想的工作。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循环成为推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原因。南京政治学院院长蒋乾麟认为,严高鸿从教治学的31年,正是我们党探索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31年,他自觉地把理论研究与中国社会和军队建设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向重大现实问题聚焦,及时调整研究方向和重点,先后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军事哲学和军事思维学、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执政党意识形态建设等研究,并取得了“严高鸿命题”等一大批高质量成果。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认为,严高鸿的学术历程与30余年中国社会的大变革同频共振,体现了广大理论工作者紧跟时代步伐,不断解放思想、超越自我,用追求真理、坚守真理、传播真理、发展真理的高尚情操和模范行动,为学习研究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付出了智慧、才干甚至生命。中央军委追授严高鸿荣誉称号,是党对以严高鸿为代表的广大理论工作者的充分肯定和最高褒奖。

        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编辑部主编何怀远回顾与严高鸿共事的30年,认为严高鸿对党充满深厚感情,对党的创新理论坚信不移,面对各种社会思潮的交流交融交锋、社会思想文化的多元多样多变,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保持了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倾尽了毕生心血。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张异宾认为,严高鸿不仅政治素质强,而且理论水平高,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能做大学问,在理论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展示了深厚的学术功底。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梁树发说,严高鸿具有超常的智慧与执著,在哲学、军事学、技术发展史和国际政治学等领域涉猎颇深,是知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专家和军事思维学学科带头人。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主任毕京京认为,严高鸿具有直面谬论的勇气,在复杂多变的意识形态领域,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决同各种错误思潮作斗争,激浊扬清,使党的理论在辨析中焕发真理的魅力。

        与会代表认为,科学理论的威力,既靠真理本身的力量,也要靠传播者的人格力量。严高鸿做学问堪称专家,做人堪称典范,他始终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始终保持踏踏实实、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始终保持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他用知行统一的人格力量传播真理之光,极富感染力、说服力。空军指挥学院教授陶传友认为,严高鸿严己宽人,是理论队伍的“育才人”,自觉为党的理论事业培养接班人,努力培养、造就年轻人,帮助他们成长成才,体现了很高的政治觉悟和精神境界。

        弘扬理论的力量推进伟大的事业

        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认为,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正在继续发展和深化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正在继续发展和推进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正在不断丰富和完善之中。理论工作者施展才华的机会很多,空间广阔。广大理论工作者要像严高鸿那样,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自觉承担历史责任,出色完成时代担当。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始终保持理论工作开拓前进的精神动力。要大力加强科学理论的传播和普及工作,善于从生气勃勃的社会实践中汲取理论营养和智慧,善于把书本里、文件上、报告中的科学理论转化普及到广大群众中。要进一步走向世界,善于转换话语体系,更加科学和贴切地展示中国理论、中国形象、中国道路、中国进步。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禹光指出,广大理论工作者要扎实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进一步增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自觉自信;搞好科学发展成就辉煌的主题宣传和深度解读,深入总结宣传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发扬“走转改”精神,积极回答社会和军营热点问题,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营造良好的思想理论氛围。

        (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科研部)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