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01日 星期日

    祝福香港 歌唱祖国

    ——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大型文艺晚会侧记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01日 02版)

        香港6月的最后一夜。维多利亚港两岸,海风掠过摩天大厦、霓虹灯光、如梭人流,呢喃着这座国际大都会15年来的光荣与自豪。在这令人陶醉的仲夏夜,数千观众汇聚一堂,通过一场盛大的文艺晚会,热烈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深情祝福祖国繁荣昌盛、香港前途似锦。

        晚8时许,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全场观众的掌声中来到现场,与大家一起观看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大型文艺晚会。

        雅致富丽的金色帷幕徐徐拉开,香港歌手容祖儿、李克勤率先登场。“前面会有什么乐园,靠人沿途发现,只需要相信它不远”“像红日之火燃点真的我,结伴行千山也定能踏过”“手牵着手、不分你我、昂首向前走,让世界知道我们都是中国人”。从《明日恩典》到《红日》再到《中国人》,歌词寓意引人振奋,现场气氛欢快、热烈。

        由香港舞蹈团演绎的舞蹈诗《清明上河图》选段将晚会推向第一波高潮。作为电脑动画技术与中华传统文化完美结合的代表作,电子版《清明上河图》2010年来港展出时曾创下90万余人争相观赏的盛况。舞台上,电子版《清明上河图》作为屏幕背景重临香江,与现场舞蹈版巧妙交织:柔美灯光如梦如幻,悠扬民乐如歌如诉,华美衣饰如月如云,翩翩舞姿如风如柳……翻转腾挪间,舞者们将北宋都城的民生百态、男女情爱刻画得灵动飘逸。结尾处,几十把张开的油纸伞汇成充满诗意的海洋。经久不绝的掌声使人叹服:“创意之都”香港创意无限、动感无穷。

        经过长时间努力排练,由香港特区政府主办的这台晚会,以庞大规模、巧妙构思,用近20个节目串连整场。精彩表演围绕着同一个主题,即表现香港在祖国支持下取得的非凡成就,及其作为国际大都会的动人魅力。

        时长约100分钟的晚会,由《传承·中国心》《跃动·繁华港》《名扬·全世界》《融会·创新路》《共建·好明天》5个单元组成。参演者包括众多来自香港和内地的著名艺人,以及中国杂技团、香港中乐团等艺术团体。6名主持人用普通话、粤语和英语主持晚会,通过直播,晚会的精彩节目被同步传往全球各地。

        舞台经过精心布置,仿佛一条瑰丽的时光隧道,内中别有洞天、歌酣舞热,而内圆外方的整体布景形状又令人想起“天圆地方”的中国传统宇宙观。作为主要装饰元素的圆形彩灯,遍布舞台各处,平添了童话般的梦幻氛围。中华文化传统与香港现代气息的融合交汇,通过舞美设计得以精妙传达。随着节目的变换,舞台后方的屏幕上,时而出现天坛大佛、长洲飘色等香港标志性景观与民俗场景,时而展示巍峨绵延的万里长城,时而用动画描绘中国龙翱翔九霄的身姿,时而又表现香港健儿龙舟竞渡的场面。

        歌舞不休,高潮不断。节目《乐队狂热唱不停》将香港多首经典流行歌曲一一呈现,其中有的传唱于上世纪60年代,有的至今风靡。香港文化承前启后的发展,获得了朗朗上口的直观体现。由多个香港本地新兴青年演唱团体表演的《香港精神齐声唱》,则唱出了香港年轻人渴望为东方之珠争光添彩的美好愿望。

        建造中的香港铁路沙田至中环线将进一步便利新界与港岛之间的交通往来,而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建成后,更将使香港实现与国家高铁网络的无缝对接。对这两项举足轻重的重大基建,著名歌手张学友以一曲《祝福》生动表达了香港希冀与祖国携手共创灿烂明天的心声。

        热烈掌声贯穿始终。晚会结束时,胡锦涛主席同大家一起高唱《歌唱祖国》:“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这首经典的爱国主义歌曲引起全场共鸣,富有感染力的旋律久久回荡。

        (新华社香港6月30日电 记者茆雷磊)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