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01日 星期日

    文化随笔

    听清音缭绕 看薪火闪烁

    ——读沈春波《笔耕余墨》

    作者:武家奉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01日 06版)

        八十有五的沈春波老师今年5月终于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开卷研读,有一种黄莺出谷、清风拂面的舒畅;掩卷沉思,有一种豁然顿达、细波涟漪的滋润。捧着她,似觉清音入耳;品着她,如享饕餮美餐。从这铅华洗尽、历久弥新的文字中,我似乎看懂了什么是中国报人的品格,嗅出了中国媒体传统文化的气息。

     

        倍觉京城文化之博大

     

        我家也住南城,与沈老同住虎坊路的同一所楼内,应该说身处京南文化核心区,可自己却对周围的这些文化元素不说熟视无睹吧,也只知其表皮之一二。而沈老却不但“深入”,而且“心入”其中,以他那“活到老、学到老”的执着,遍寻这角角落落的文化痕迹,把那些渐去渐远的“文化底儿”摆弄了个“底朝天”。书中有关京南文化的介绍不乏沈老个人的研究发现成果。比如,在《我居京城宣南》讲到琉璃厂的古董铺、装裱铺、南纸铺、法帖铺、书画谱、刻字铺时,不但如数家珍,而且了如指掌,甚时开设、甚时易主、甚时破拆、甚时复建、经营什物、故事典籍、前世今生、枝杈须蔓等等,无不清晰如账簿在眼前铺陈,觉得此时的沈老俨然一位京南文化的“账房先生”,让人油然而生敬意。由此想到,一个京南文化,我们倘不识其ABC,那么,偌大的北京究竟还有多少秘密没被发掘?整个中华文化、世界文化的巨大宝库,我们能知道其中“冰山一角”吗?还不能,其中的“毫厘”“微厘”恐怕也说不上吧。

     

        倍觉知识海洋之阔大

     

        谈到新闻业务,沈老刻苦求知、锱铢必较的学风,的确值得我们晚辈好生学习、继承。一个“山重水复”,一个“山穷水尽”,可见沈老严谨、博学之一斑。他写道:“陆游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经常被引用于文章或新闻标题中,若引用恰当,确实可以使文章或标题增色,但令人遗憾的是,引用者往往把‘山重水复’误写为‘山穷水尽’或误解为‘山穷水尽’。”沈老在文中引经据典,层层梳理,既有历史佐证,又有理性分析。沈老文说:“山重水复”,峰峦重叠,溪流曲折,路在山遮水隔,若无若有之间,令人顿生疑惑,才有“疑无路”这三个字的根据。然后行进于山环水绕之中,峰回路转,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既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如果“山穷水尽”则已面临绝境,何疑路之有无?又何来“柳暗花明”之村?沈老书中还查证了王安石诗中“飞来山究在何处”、“寓山园林今安在”、“王羲之遗迹的浮沉”等文化史实,回答了学界的诸多悬疑或误读、误解和误用。读到此,我辈深感差距在万里之外,望其项背亦恐不及。

     

        倍觉作者品格之正大

     

        在《笔耕余墨》的末后,拗不过一些老报人的极力劝说,“附录”部分附上了《范敬宜同志的荐稿信》和储凤梧写的《默默笔耕人》。老范在荐稿信中说:“这样一位才人,本来可以成为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可是他把全部的精力奉献给了党的新闻事业,几十年来一直默默无闻地从事编辑工作,心甘情愿地为他人作嫁衣裳,从无怨悔。他编辑工作的精、细、严、博,令人惊叹。”接下来,是储凤梧老师写的《默默笔耕人》,详实地介绍了沈老如何以鲁迅为榜样,忘我工作,勤奋笔耕,造诣精进,贡献卓著的事迹,读来亲切动人,一个令人尊敬的老报人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示在我们面前。他从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从不懂得“自我表扬”、“展示推销”。正是有了这种“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境界,沈老至今精神矍铄,身轻体健,仍在乐此不疲地挥毫泼墨绘丹青。

     

        合上这本沉甸甸的书,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国一代又一代报人呕心雕文、击水搏飙的感人场景,在面前挥之不去。今日之传统媒体,虽受到新媒体的挑战,但仍是一块闪耀着金色光芒的不老招牌。我们的前辈们,为这金字招牌倾注了心力和血汗,为这薪火相传曾奋臂拼搏。沈老的《笔耕余墨》,是一笔厚重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学习、传承、弘扬传媒文化的有益教材。

     

        《笔耕余墨》 沈春波 著

     

        中国文化出版社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