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6月29日 星期五

    “神舟”让草原“热”起来

    《 光明日报 》( 2012年06月29日   04 版)
    牧民钱铎夫妇在院里悬挂国旗,迎接“神九”归来。本报记者 高平摄

        从呼和浩特向北翻越大青山,行车100公里就到了四子王旗旗府所在地——乌兰花镇。一进小镇的南门,就看到一个高大的“神舟飞船”模型。它告诉人们:这里是“美丽草原,神舟家园”。

        为选择最佳的着陆场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的工作人员驱车行程数十万公里,最终从多个具备条件的可选场地中选中了内蒙古四子王旗的阿木古郎草原牧场。这里地广人稀,树木稀少,平坦开阔,特别有利于发现、捕抓、搜救飞船。同时这里离呼和浩特、北京较近,航天员出舱后,乘直升飞机很快就可送到呼和浩特专用机场,然后乘专机不到1个小时就可飞抵北京。

        就是这个决定,让内蒙古四子王旗与“神舟”结下不解之缘。从那时起,以“神舟”命名的神舟路、神舟宾馆、神舟酒店、神舟茶楼、神舟超市、神舟希望小学等脱颖而出。“神舟”二字让这个不足10万人的县城一举成为世界瞩目的地方,同时也给当地旅游业带来了福音。

        6月26日,记者在四子王旗博物馆看到,因与“神舟”结缘,这座博物馆声名远扬。凡是到这里旅游的人,都会到这里参观,更深地了解神舟文化。四子王旗博物馆讲解员告诉记者:“神舟九号飞船即将在这里着陆,到我们这里观光旅游的人也增多了,博物馆里的参观人数比以往也增加不少。”

        城区西北有一家以“神舟”命名的神舟商务宾馆,这几天的生意也特别好,49间客房天天满员。前台接待的贺女士说,近一段时间,“神九”回收任务的工作人员、采访的媒体记者、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

        四子王旗还在前8次神舟飞船的着陆点建起了7座纪念碑,附近的牧民纷纷开办家庭旅游点。他们会骑摩托带着客人去观看着陆点。

        当地牧民的航天知识也非常丰富。今年66岁的牧民万忠文从1976年就在阿木古郎草原上安了家。说起神舟飞船,他如数家珍:“神舟飞船的返回舱,一号、三号、四号、五号、六号、七号,我都见过!”他边说边从家中的书架上取出相册。万忠文老人一边翻着相册,一边给记者讲解:“你看这张就是神舟七号飞船的返回舱,当时我听说神舟七号返回舱要降落了,就骑上摩托车带上老伴奔向着陆点,结果在路上捡到了神舟七号返回舱的降落伞,你说有多神气!那天附近的牧民们都来我家争着看降落伞哩!”

        神舟七号返回舱着陆的第二天,万忠文老人在自家院子里向搜寻返回舱部件的搜救直升机不停地挥动降落伞,把降落伞交给了搜救官兵。不仅如此,他还参与了神舟五号飞船返回着陆点纪念碑的建设。万忠文老人说:“建纪念碑的时候,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都放在我家院子里,战士们吃住在我家,我们相处得就像一家人!国家的航天事业发展了,我打心眼里高兴,更愿意为航天事业尽一点绵薄之力!”

        由于禁牧,牧民钱铎和王丽琴夫妇在草场上办起了养鸡场,每年收入13万元。为了迎接“神九”归来,他们把一面国旗用木杆挂在了房顶上,鲜红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让广阔草原显得分外妖娆。(本报记者 高 平 本报通讯员 张云杰)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