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6月28日 星期四

    中央电视台报道团队为你讲述——

    “交会对接”的背后故事

    《 光明日报 》( 2012年06月28日   11 版)
    倪宁拍摄航天员训练。

    我所认识的神九航天员

        报道位置: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北京航天城航天员训练中心

        4月底的一天,我受领了一项任务:为正在紧张备战神九任务的航天员留下影像资料。我们的拍摄一直进行到发射前14天,也就是航天员实施三级医学隔离的日子。在这一天,我分别采访了三位航天员。

        1+1+1=?

        1加1再加1等于几?这是我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接受采访时常提到的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对于神九航天乘组的3名航天员来讲,这个题目有两个答案:在进行手控交会对接时三名航天员必须密切配合,形成一个整体,这时候1加1再加1必须等于1;在天宫一号内进行空间实验时,3名航天员要身兼数职,不仅是操控飞船的航天员,还是照料飞行器的工程师,另外还要担当空间实验任务的专家,所以这时候1加1再加1就要远远大于3了。

     

        这个简单的数学公式体现的是3名航天员付出的艰辛,3年8大类100多项训练、1500次手控交会地面模拟,这是执行神九任务航天员的一组统计数字。在拍摄航天员训练中,有一个项目叫1比1地面模拟训练,从早上6点进舱到深夜12点多出舱,吃、喝、睡,甚至上厕所都要在模拟器中进行,单调、枯燥,一次次的重复,就是为了任务的万无一失。专门负责航天员训练的研究室副主任田立平说,他们的训练就是要让航天员对太空中的每一项操作变成一种“不加思索的行为习惯”,训练标准只有一个:100%!

        英雄背后的英雄

        航天员中心是出英雄的地方,更有着许多无名的英雄。仝飞舟是女航天员刘洋的陪护,在神九航天员乘组踏上飞天征途时,是她护送刘洋登车、进舱。在平时的训练中,她和刘洋朝夕相处,仝飞舟称自己是“刘洋的影子”。当镜头对准她时,她总是刻意回避,后来我们才了解到,这位30出头的女科技人员,既是刘洋的陪练,也是女航天员体能训练教员,刘洋所要完成的训练科目,她都要经受,她必须提前掌握。仝飞舟说,在航天员训练中心她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角色,但她热爱这份工作,她觉得很光荣。其实,在整个载人航天领域中,有许许多多像她一样干着非常具体工作的人。

        天链:天地情感联系的纽带

        在这次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中首次实现了双向视频语音通话,同时大量航天员在太空的实时画面传递到地面,这些都是“天链”卫星的功劳。22日晚,航天员中心安排神舟九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的家人与航天员进行了视频通话。通话安排在夜间进行。航天员的家人早早等候在大厅,刘旺的女儿刘易辰还专门为爸爸准备了一件小礼物——自己制作的环保音乐盒。

     

        一个家庭只有8分钟的通话时间,第一组进入密话间的是刘旺妻子王玮和女儿刘易辰。画面中,刘旺不停地吹奏着口琴,后来我们才知道这一天是刘旺妻子的生日,他在太空为亲人送来祝福。相信,这是刘旺送给妻子最难忘的礼物。王玮告诉记者:这些天虽然心里很牵挂丈夫,但尽量少看电视少看新闻。因为她认为生活还是平静些好,这也是刘旺所希望的。

     

        景海鹏的儿子景宇飞今年上初三,24日参加中考,这一天也正是神九实施手控交会对接的日子,在通话中他和父亲有个约定,父子俩要在这一天共同交上一份完美的答卷。

     

        刘洋的丈夫张华是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21日是刘洋在太空的第一个夜班,那一天张华在机房屏幕前陪妻子度过了难忘的一夜。

     

        其实,在神九飞天的整个过程中,无数的人在默默关注着航天员的一举一动,作为跟踪报道航天员的记者,我们也在期待着3名航天员圆满完成任务,平安回家!(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军事部记者 倪 宁)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