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6月28日 星期四

    时代先锋

    暴风骤雨中永不褪色的旗帜

    ——记“土改第一村”黑龙江省尚志市元宝村党总支书记张宝金

    《 光明日报 》( 2012年06月28日   05 版)

        如果不是小说《暴风骤雨》,元宝村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东北村落。

     

        如果没有老支书张宝金,元宝人的日子也许不会像现在这样红火。

     

        一面引领发展的旗帜

     

        66年前,一场暴风骤雨般的土地改革,让无数像小说中“赵光腚”一样的穷苦人分到土地,当家做了主人。然而,后来被“归了大堆儿”的土地失去了往日的生机,连撒欢儿拉套的骡马也变得无精打采。一年干下来,200公斤的亩产和人均8分钱的工值,使祖祖辈辈和土地打交道的元宝人心里沉甸甸的。

     

        当1977年的春天来到黑土地时,时任村四队队长的张宝金站在南大排田埂上对全队村民说:“再这样‘大轰隆’下去,不行!”

     

        他吩咐大伙干两件事:一是合理密植,科学施肥;二是包活到人,落实生产责任。当四队打粮单产过千斤,上交粮食比其他六个队的总和还多,年底分红人均工值从8分钱增加到2元钱时,全村上下不由得对这位从山东闯关东来的裁缝匠刮目相看。

     

        1980年,张宝金成为元宝村党支部书记。在土地承包改革的暴风骤雨中,他带领着元宝人开始了脱贫致富的新征程。

     

        温饱问题解决了,可张宝金心里又多了两个问号:

     

        ——粮食增产越来越难,群众要致富咋办?

     

        ——土地承包了,党员干部咋干?

     

        “咋办”取决于“咋干”。1983年6月10日,张宝金把全村党员召集在村部,把自己的想法端了出来:如今,咱要带领群众致富,就得响应上级号召搞村办企业,以工富农。

     

        办企业,钱从哪里来?只能自己凑。

     

        张宝金首先说服老伴,拿出了1.3万元积蓄。榜样,就是无声的力量。有的党员卖了自家牲口,有的扣下给孩子结婚的钱,还有的挤出一半口粮出售,20多天里,共集资3.7万元。

     

        如今,元宝村已有38家各类企业,全村年产值达3.3亿元,村民90%的收入来自工业,人均纯收入1.82万元,高于全省1万多元。元宝村现在是“中国铅笔之乡”,全国约四分之一的铅笔和60%的铅笔板产自这里,产品远销至亚洲、欧洲、非洲,占世界铅笔板40%的市场份额。

     

        元宝村富了。可张宝金又有了新的打算。“兴建现代农业园区、铅笔工业园区和土改文化园区,是咱村的发展规划。”老支书说,“咱现在不想别的,就是想在有生之年早日把蓝图变成现实。”

     

        一面执政为民的旗帜

     

        多年来,老支书每天早起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村“两委”开晨会。

     

        时间:夏天5点,冬天6点。30多年如一日,不分节假日。

     

        “今儿我们打算沿黄泥河栽树。”村委会委员张子忠汇报说。“不要栽杨树,长高了刮电线。哪怕多花点钱也要栽冬天也绿的樟子松。”张宝金叮嘱道。

     

        这是不久前,记者在元宝村“两委”晨会上亲眼目睹的一个场景。张子忠说的黄泥河,自西向东从村前流过。往年,这里一下大雨,河水就漫进村里,甚至淹到一些村民家的炕头。

     

        一定要根治河患。老支书召集村干部一合计,决定将黄泥河整治列为《元宝村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第一件大事。2010年从夏到秋,不用村干部招呼,全村老少一齐上阵,为害多年的黄泥河终于被驯服。

     

        张宝金始终抱着一个信念:“一个人好,不如一个村好。”他就是要让全村百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张宝金懂得,农民要致富,一要增收,二要减负。于是他在2003年之前多次提出,能不能每年拿出几十万元替农民代缴提留款和农业税?

     

        交“皇粮国税”实行了几千年,咱这样干会不会有风险?有的村干部提醒道。张宝金经过反复掂量,决定悄悄地干。2006年,国家正式取消农业税。

     

        不是张宝金能掐会算、有先见之明,而是他心中只有百姓,敢于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能真正地解放思想。” 在张宝金的笔记本上,抄写着这样的话。他认为,唯有如此,才上对得起党,下对得起群众。

     

        有人说,张宝金脾气急。可他自有一番道理:“对群众,可以慢慢来。但对干部,却应当马上干。”

     

        年逾古稀的张宝金身材瘦小,从小就体弱多病。如今,高血压、心脏病等又缠上了他,装满多种药片的小瓶子只好随身带。可他偏不服软:“干啥都要有个心劲儿。咱从小下雪时就不愿意跟着别人的脚印走,一定要走到前面。”

     

        一面凝聚人心的旗帜

     

        随着唱票人的宣读,村部院子黑板上,张宝金名字下的“正”字越来越多:50,100,150,200……

     

        当工作人员宣布选举结果时,热烈的掌声随之响起。元宝村600多户、1800多人,每届选民有1000多人。在几十年的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张宝金不是满票就是绝对高票当选,创造了连选连任的纪录。

     

        早在2002年村委会换届时,张宝金因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提出不再兼任村主任,可村民们就是不答应。

     

        大伙的心态矛盾复杂。他们既盼着老支书一直干下去,但也心疼怕把老爷子累坏了,毕竟已经是古稀之年的老人了。

     

        1995年,张宝金因公外出发生车祸,急救24小时仍未醒来。数百名村民闻讯后赶到医院,县上的领导把在门口不让进。村民们急得哭喊道:“让我们瞅一眼就走还不行嘛?”

     

        那次车祸让张宝金断了6根肋骨,脸上缝了几十针。苏醒后的他躺在病床上,心里却惦记着村筷子厂的生产,脸上的线没拆就急着出院。

     

        在元宝人心目中,老支书是一个有本事的能人,也是一个有爱心的好人。他把党的政策落实到家家户户,也把党的温暖传递到父老乡亲的心坎。

     

        黑龙江省尚志市委书记刘志国说:在元宝村群众心目中,张宝金就是党的形象的代表。他的感召力与向心力,使群众对张宝金个人的拥戴,转化为对党的信任与向往,充分显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就像《暴风骤雨》中的郭全海“碎身八块地要跟着共产党走”一样,如今,在张宝金带领下,元宝村的党员干部就像颗粒饱满、生命力顽强的种子一样,“一籽下地”换来“万籽归仓”。

     

        百川入海,天下归心。

     

        每逢过年,元宝人总要以自编自演的节目,抒发对党和祖国的热爱。

     

        这是一段“三句半”台词:“管理民主真正妙,村民代表有一套,广大群众都说好:党——领——导。”

     

        台下掌声响起,暴风骤雨般经久不息……

     

        (据新华社哈尔滨6月27日电)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