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喜讯:2012年我国夏粮再次增产,冬小麦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九连增”。
这是一个令世界震撼的消息:2011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四个首次”:即首次迈上11000亿斤的新台阶,首次连续5年稳定在10000亿斤以上,半个世纪以来首次实现连续8年增产,粮食人均占有量首次达到850斤的新水平。
成绩来之不易。“三农”问题是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也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重点问题。十七大报告专门强调,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把其作为中共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农业踏上快速发展通道,农民生活日新月异,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粮食总产实现“八连增”
“今年一亩小麦收个千把斤没问题,又是一个丰收年。”49岁的山东郯城农民王善成今年种了400多亩小麦,是当地有名的种粮大户。说这话时,老王黝黑的脸庞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来自农业部的消息显示,目前我国夏粮收获已过九成,增产已成定局;冬小麦将实现连续9年增产,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
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不仅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八连增”,而且首次站上了1.1万亿斤的新台阶。数据显示,我国粮食从2004年恢复增产以来,8年累计增产2810亿斤,年均增产350亿斤,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增产幅度最大的时期之一;8年单产提高55.6公斤,年均提高7公斤,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单产提高最快的时期之一。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八连增”对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连年丰收使供需相对平衡,老百姓心里有了底。相对于部分农产品价格的起伏,粮食价格一直没有大的波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强农惠农政策频出
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高票通过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中国延续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走进了历史博物馆,9亿中国农民彻底告别了缴纳农业税的历史。
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后,与农村税费改革前的1999年相比,中国农民每年减负总额将超过1000亿元,人均减负120元左右。
新世纪以来,中央连续9年发布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都明确提出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从2004年的2626亿元快速增加到2011年的1万亿元左右,年均递增21%。其中粮食始终是这些强农惠农政策的重中之重,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四补贴”资金由2004年的145亿元扩大到2011年的1406亿元,全国平均每亩种粮补贴由不到10元增加到80多元。
在中央政策的带动下,各地也纷纷出台含金量高的强农惠农政策,这些政策实惠之多、力度之大、调控之有效都是前所未有的,在调动农民务农种粮和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农村展现全新面貌
在粮食连年丰收的同时,我国农民收入实现连续8年较快增长。尤其是2011年,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977元,实际增长10%以上,增幅再次超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1985年以来增速最快的一年。
2009年在全国10%的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世代“养儿防老”的中国农民,将开始和城里人一样享受社会养老保险。
中央连发一号文件,做出我国总体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判断,开始实行“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
取消农业税后,乡镇政府进一步精简机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全部纳入公共财政予以保障,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范围逐步扩大,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到免费义务教育;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到推进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公共财政的阳光正在普照乡村的每一个角落。一个个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正横空出世。
本版文字:杨 亮 李 慧
本版图片:CFP 资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