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6月18日 星期一

    国际专论

    英国觊觎中国西藏由来已久

    陈研棋 《 光明日报 》( 2012年06月18日   08 版)

        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藏族同胞是中国多民族大家庭的成员。西藏本不是“问题”,但是英国人在历史上不断侵略西藏、插手西藏事务,成为“西藏问题”的始作俑者和最卖力的鼓噪者之一。

        英国早就觊觎西藏这块宝地。19世纪中叶,“大英帝国”的海外属地以每年10万平方英里的速度增加,从西南方向推进到中国家门口。1865年,英属印度殖民当局派人乔装打扮潜入西藏,秘密绘制地图。1888年和1903年,英国先后以边界纠纷和通商为借口悍然入侵西藏。其中第二次深入西藏腹地,用机枪大炮屠杀手握大刀、长矛、火绳枪的抵抗力量,并于1904年8月占领拉萨。这次侵略的动因是时任英属印度总督寇松为了赶在俄国人之前在西藏树立“影响和权威”,力图把西藏变成英属印度与沙俄之间的缓冲地。

        侵略者终究无法在西藏立足。在撤出拉萨前,英国侵略军用武力强迫西藏地方政府签署了《拉萨条约》,试图把西藏变成英国独占的势力范围。这份条约即使在当时也是非法、无效的,但侵略者还是以此为借口从清政府榨取了大笔赔款,并在西藏边境重镇亚东部署军警。

        清末民初,中国面临新的内忧外患。英国人趁火打劫,不仅在西藏攫取了大量的利益和特权,而且处心积虑地拉拢西藏上层,挑拨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关系。1913年,英国迫使北洋政府派代表出席“西姆拉会议”。英国政府代表、英印殖民政府外交政务秘书麦克马洪在会上提出把西藏划为“内藏”和“外藏”,试图割裂西藏和中央的联系。他还炮制了臭名昭著的“麦克马洪线”,将中印边界东段向北推移约96公里,把历来属于中国的9万平方公里地区划归英属印度。当时的中国中央政府既没有授权代表在条约上签字,也不承认西藏地方政府与英方达成的任何密约和文书。西姆拉会议的阴谋虽然在法理上破产了,但其对中国领土主权的贻害却长达百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英殖民帝国开始瓦解,但英国对西藏的觊觎依然不改。1943年英国外交部出台一份名为《西藏与中国“宗主权”问题》的报告,提出取消中国对西藏的“宗主权”,后因害怕中方出兵而作罢。同年8月5日,英国外相艾登给当时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宋子文的备忘录中,坚称西藏拥有“事实上完全自治的地位”,试图再次召开西姆拉式的会议。中方未予理会。

        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根据“蒙巴顿方案”获得独立,第二年,缅甸、斯里兰卡独立。英国在南亚已无立足之地,加之国力不济,不得不变换干涉西藏事务的方式。一是政治上不承认中国对西藏的主权,仅承认“中国在西藏的特殊地位”。在相当长时期内,英国是唯一不承认中国对西藏主权的西方大国。二是暗地里鼓动“藏独”分裂势力闹事。50年代西藏和平解放后,英国军情六处曾派特工扮成登山者秘密潜入西藏。伦敦还是流亡“藏独”分子在欧洲的大本营之一。“藏独”组织“自由西藏运动”和“国际西藏支持网络”总部都设在伦敦。三是英国政要公开见达赖,给“藏独”势力打气。自1991年梅杰开启英国首相会见达赖的先例后,英国历任首相任内都要见达赖一次,似乎不见达赖,英国首相的履历便不够完整。今年5月14日,卡梅伦首相和克莱格副首相又一次“遵循惯例”会见了达赖。

        在英方的精心策划和竭力推动下,本来不存在的“西藏问题”,硬是被生造了出来。谎言讲了一百年,重复了无数遍,在西方就被不少人信以为真。一部分英国人可能还为“大英帝国”的国际影响力洋洋自得。看看英国在世界的所作所为,从“印巴”到“巴以”再到南北苏丹,英国人确实是制造麻烦的高手。

        但谎言就是谎言,西藏是中国一部分的事实永远不会改变。英国只有顺应世界进步潮流,才能避免陷入孤立。2008年10月,英国时任外交大臣米利班德在议会下院就涉藏问题发表声明,公开表示英国不支持“西藏独立”,认为西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

        理论上讲,米利班德的声明解决了中英之间最后一个历史遗留问题。但在一些人看来,即使是这个“迟到”的决定也是英国的重大损失,“便宜”了中国人。这些人至今尚未走出殖民主义的迷思,这种帝国式的傲慢和阴暗心理只能滋生更多关于西藏的谎言与偏见。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英国在涉藏问题上的所作所为众所周知,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在伦敦传递时受到“藏独”分子冲击的情景迄今仍历历在目。英国应该自省、自律、自重。要取信于中国人民,仅靠“迟到”的声明和不断的狡辩是不够的。英国必须认清大势,拿出实际行动,释放正确信号,才能得到中国人民的谅解。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