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6月18日 星期一

    护卫“神九”升空的人

    ——记担负航天特殊物资守卫和押运任务的武警上海总队官兵

    《 光明日报 》( 2012年06月18日   06 版)

        6月16日傍晚,驻守上海航天设备制造厂的武警上海总队七支队十一中队营区内彩旗飘扬、鼓声雷鸣,武警官兵和科研人员共同庆祝我国航天事业又一历史时刻的诞生。

        4月初的一个清晨,一场简单而神圣的出征誓师仪式也在这个营区举行。从东海之滨到祁连山麓,全副武装的官兵士气高昂,开始了押运航天特殊物资的长途征程。

        用距离丈量使命:

        86次任务与30万公里行程

        一次押运就是一次战斗。

        火车押运时,战士们吃住都在火车上,有时单程就是四五天。列车行进中,轮流在仪器车厢巡逻,列车一旦停靠,立马全部下车进行警戒。临时车厢内部封闭,空气流动差,战士们又全副武装,一天下来,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但他们始终坚守岗位,没有怨言。

        自担负航天特资守卫和押运以来,武警官兵共86次往返上海与北京、酒泉、太原、西昌等地之间,累计行程约30万公里,确保了航天产品的绝对安全。

        用标准度量精神:

        零失误与零事故

        1992年,武警官兵开始担负航天设备制造总厂守卫任务。20年来,十多茬官兵日日夜夜坚守三尺岗台,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厂区内面积大,哨位多,最远的一个哨位离部队营区近3公里,官兵们需要24小时轮流担负勤务,有时一天在岗时间长达10个小时。面对高强度的执勤状况,官兵们从未放松警惕。他们开展了“讲航天故事、学航天典型、树航天精神”活动,学习和发扬航天人严谨、精细、缜密、规范的工作态度和作风。针对航天特资守卫和押运勤务的特点,开展专门的研究、教育和训练,确保执勤零失误、安全零事故。

        (本报通讯员 赵鹏飞 王小磊 本报记者 颜维琦 本报上海6月17日电)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