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6月18日 星期一

    打夯声铸就的乐章

    ——评音乐剧《告诉海》

    王育生 《 光明日报 》( 2012年06月18日   14 版)

        众所周知,当代题材的作品难写,当代工业题材的戏剧作品尤其难写。长期以来,此类题材的创作一直被视为畏途,至今,这方面的优秀作品依然如凤毛麟角,在舞台上难得一见。但当我不久前看完由宁波歌舞剧院创作的、反映建设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音乐剧《告诉海》时,结果却让我很意外——不但没有令人产生矫情、概念、生硬、乏味的感觉,而且让我观赏了一台有声有色的好戏。

        修建宁波跨海大桥,是中国人民的百年祈盼。1920年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中就已经提出了这样的构想。反映这样一项世界级的宏伟工程、具有骄人成就的旷世建筑,显然是很有难度的。但《告诉海》却突破了以往此类剧目的窠臼,完全避开了费力不讨好的、打“正面攻坚战”的做法。该剧的主创者们,根本不去理会那些工程工艺、繁琐数据,以及无止无休的方案之争,也绝不把艺术创作捆绑在宣传政绩的战车之上。有关大桥建筑的一切技术性、过程性的事件,几乎完全被推到了背景之上。作为文艺作品,主创人员始终把握住了正确的方向,即:努力展现人物命运,表现人物情感历程,深入开掘人性,着力于对艺术细节的经营和描绘。

        世纪工程的第一声打夯声,在剧中被提炼成为诗意的“越洋乐章”,通过男主人公的手机,传递到了大洋彼岸的恋人耳中。无需向观众强调大桥建设者们如何重视工程质量,舞台上展现的砸掉不百分之百合格的桥墩时巨石飞溅激起千层海浪的壮观场面,已经使观众的心灵受到了震撼。

        不会有太多人能身临其境,站立在跨海大桥之上去听涛观浪、一睹世纪工程的风采,然而舞台巨型视频的巨大屏幕,却把“大桥合龙”这一气壮山河的历史瞬间,气势非凡地展现在了舞台之上,令国人为之扬眉吐气,深感自豪。

        作为一部音乐剧,观众最为关注的,当然还是它有没有好歌、好音乐,以及演员的声乐和形体表演是否精彩。从专业角度考量,《告诉海》或许有不够完美之处,但对一般观众来说,我以为已经可以获得相当的满足了。比如说,男女主人公所演唱的《进退两难》、《等你太久》,特别是在剧中反复吟唱的那首男女声二重唱《不要轻易说》,所表现出来的两地相思、进退维谷、缠绵悱恻的恋人情思,就既好听又动人。还有建桥总工程师叶华对着母亲唱的那首《妈妈的小丫头》,感情深沉,旋律委婉,真挚地唱出了母女深情,很是感人。

        以上都是主要人物在关键情节中的重点唱段,这些处于关键情节点位上的音乐和唱段写好了,站住了,整个戏也就基本上支撑起来了。

        除此之外,剧中并非处于最核心位置的两首曲子,我也非常喜欢。其一是《天落水》,其二是《夸海波》。我以为这两首曲目,做到了“得体而不矫情,柔性而不生硬”。

        “天落水”是南方方言,其实就是“老天下雨了”。可想不到的是这样一场雨水,竟然给艰苦劳作着的工人们带来如此大的幸福,引发超常的喜悦。工人们纷纷擎着牙缸、举着头盔,承接着雨水,任凭大雨瓢泼似地冲遍全身,洗掉多日来的溽热、汗水和疲劳——

        一阵海风吹 乌云挤成了堆

        打了个好响的雷 老天要送水

        盆儿缸儿来排队 快来接 天落水

        淋淋才是美 冲净了一身灰

        欢笑装满了杯 尽情地醉一回……

        说实在的,看到此处,我的心不由得也合着舞台上的节奏,和工人们一起舞了一把,醉了一回。

        至于那首《夸海波》,我认为同样是剧中“举重若轻”的神来之笔。

        男女主人公因建桥而产生矛盾,“一百次的放弃,一百零一次的想起”,关系若即若离。当此之际女主人公宁宁来看望海波,于是工地上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感人场面。为了撮合这两个人的感情,侠肝义胆的工人们竟然暂时放下了手上的活儿,随手抄起了头盔、水杯,用钢筋、饭勺敲打起来,即兴地吟唱起了《夸海波》,此处表现出来的战友和男人之间特有的友谊,令人为之动容……

        尽管《告诉海》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和余地,但以笔者的观感,至少就目前舞台上呈现的工业题材创作而言,《告诉海》堪称是一部难得的优秀之作。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