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6月17日 星期日

    理论创新

    独具匠心的现代国际关系史分期

    作者:李世安 《光明日报》( 2012年06月17日 05版)

        历史分期是历史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问题。现代国际关系史包含着一个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元素不断成长和变换的巨大网络,各种政治力量在一个日益一体的网络空间里相互发生联系。给这样一部历史进行分期,的确是个难题。

        以往的现代国际关系史著述多以国际关系发展的脉络为主线,沿着历史发展的轨迹叙述,而本书则是从世界体系的视阈来考察现代国际关系史,主要是探讨世界体系与现代国际关系史的互动过程,以世界体系为主线构建现代国际关系史的框架。因此,该书以全新的思维解读了现代国际关系史,提出了颇具特色的历史分期方法。

        该书首先是将近代和现代国际关系史的分界设置在1900年前后,这不同于通常采用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说”。作者强调是因为1900年前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标志着国际关系史从欧洲向全球转变。在现代国际关系史的演变进程中,有很多个转折点,按其影响力将重要转折点分成“两个层次”,这是该书的创新之处。作者认为,不同的时期按照不同的世界体系运转,一旦旧的体系被新的体系所取代,国际关系史也就被带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918年、1939年、1945年、1975年、1991年、2001年都是重要的“历史转折点”。但是,由于对历史的影响力不同,其所代表的意义也有差异。涉及国际政治重大转型与世界体系重大变更的,为第一层次的转折点;涉及体系运行时期国际政治力量调整重组的,为第二层次的转折点。

        作者将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和1991年苏联解体作为第一层次的转折点。按照这样的思路,整个现代国际关系史被划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即1900-1939年、1939-1991年和1991-2010年。由于是以世界体系的视阈来考察和研究现代国际关系史,所以该书分别以“凡尔赛体系的视阈”、“雅尔塔体系的视阈”和“多元化体系的视阈”作为三个时期的标题。1918年、1945年、1975年、2001年被设置为第二个层次上的转折点,两个层次上的六个转折点将现代国际关系史划分为七个阶段,即1900-1918年、1919-1939年、1939-1945年、1945-1975年、1975 -1991年、1991-2001年、2001年至今。全书第一节“1900年前后的世界体系”和最后一节“2001年以后的世界体系”,首尾相接,前后呼应,体例严谨。

        该书作者将影响国际关系史演变的重要转折点,按其影响力的大小分为“两个层次”,并以此将现代国际关系史划分为“三个时期七个阶段”,这是一种独具匠心的全新思维,构建了以世界体系为主线的、具有较强时空感的现代国际关系史框架,有助于读者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上全面系统地了解现代国际关系史的发展轨迹。

        《现代国际关系史:世界体系的视阈》

        曹胜强 著 人民出版社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