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6月14日 星期四

    以交通节能促转型升级

    ——访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

    《 光明日报 》( 2012年06月14日   16 版)
    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目标
    制图:陈恒
    全国高速公路里程增长情况
    (单位:万公里)
    制图:陈恒
    图为杭州西湖骑游大会吸引市民广泛参与。(CFP)
    电动公交车驶入青岛至薛家岛的海底隧道。(CFP)

        编者按

        6月10日—16日,被确定为今年的全国节能宣传周,主题是“节能低碳,绿色发展”。我国已经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交通运输行业是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三大主要行业之一。在当前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如何让低碳出行深入人心、让低碳交通形成共识?这需要在实践中不懈探索,并形成制度安排。今天本版刊发交通行业节能减排的有关思考和探索,以飨读者。

        记者:眼下正值“全国节能宣传周”。作为交通运输部部长,您认为,交通运输行业的节能减排有何重要意义?

        李盛霖:近年来的实践充分表明,节能减排是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重要体现,是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的重要措施,是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2006年11月,我们成立了交通部节能工作协调小组。2009年12月,成立了交通运输部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由“协调小组”变为“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大了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协调力度,为全面推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记者:近年来交通运输行业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李盛霖:比如,我们建立并严格实行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准入制度。截至2011年11月,我们公布了17批《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达标车型表》,新进入运输市场的达标车型共计251.8万辆,节约燃油142.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60.2万吨。我们严格实行客运运力调控政策,对于年平均实载率低于70%的县际以上客运班线,一律不得新增运力,并从严控制新增座位数。我们加快推进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截至2011年底,全国ETC用户突破200万个。我们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引导公众低碳出行,进一步部署落实城市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提高公众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比例,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完成了《城市公共交通条例》起草工作并上报国务院,将优化公共交通站点布局、加快发展与建设公共交通和鼓励乘用的基础条件纳入调整范围。

        记者:您如何看待科技对交通节能的作用?

        李盛霖:科技研发紧密围绕交通运输低碳发展目标,着力解决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中具有紧迫性、关键性和前瞻性的科技难题,对加速推进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近几年,交通运输部组织开展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发展模式研究”、“交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战略研究”、“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研究”等具有全局引领性的重大科研课题。启动实施了“公路运输温室气体排放影响评价及应对技术研究”、“内河宽浅船舶节能减排实用技术研究”、“公路工程温室气体排放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公路隧道照明节能技术标准化研究”、“黄金水道通过能力提升技术研究”、“物联网技术推动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策略研究”、“新一代智能交通技术发展战略研究”等一大批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相关科技项目,同时加大力度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了一批潜力大、应用广的节能减排技术和产品。

        记者:五年来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积累了宝贵经验,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什么?

        李盛霖:实践证明,不断提高对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的认识,是节能减排取得实效的基本前提。不断加强对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力度,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工作管理机制,是节能减排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进一步突出交通运输企业在节能减排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科技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支撑作用,是节能减排取得实效的主要途径。制定并实施交通运输节能减排规划,通过示范试点,组织抓好各项重点工作的落实,是节能减排取得实效的必要手段。当然,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

        记者:您所说的薄弱环节具体是什么?

        李盛霖:一是交通运输结构性矛盾尚未根本解决。内河航运比较优势尚未充分发挥,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滞后,综合运输组合效率尚未充分显现。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能力和质量不高,吸引力不强。二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服务体系仍不完善。节能减排科技研发投入不足,节能减排技术、产品推广应用进展较为缓慢。三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监管能力还有待提升。专职管理机构和人员缺乏,体制机制性障碍尚未根本消除。引导性资金投入明显不足,节能减排长效机制尚未形成。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仍需完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考核评价等基础性工作薄弱。

        记者:“十二五”交通运输节能减排面临怎样的形势?

        李盛霖:我感到,“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工作形势更加严峻,压力更大,责任更重。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为实现这一目标,交通运输行业“十二五”节能减排的主要指标是,到2015年,与2005年相比,营运车辆和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分别下降10%左右和15%左右,港口生产单位吞吐量综合能耗下降8%左右;营运车辆和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二氧化碳排放分别下降11%左右和16%左右,港口生产单位吞吐量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0%左右。

        记者:如何确保实现这样的目标?

        李盛霖:“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部将重点加快构建“三大体系”,组织开展“两项专项行动”,着力推进“十大重点工程”。三大体系建设包括:节能型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建设,节能环保型交通运输装备体系建设,节能高效运输组织体系建设。两项专项行动包括: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重点企业节能减排专项行动。十大重点工程包括:营运车船燃料消耗准入与退出工程,节能与新能源车辆示范推广工程,甩挂运输节能减排推广工程,绿色驾驶与维修工程,智能交通节能减排工程,公路建设和运营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工程,绿色港航建设工程,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工程,船舶能效管理体系与数据库建设工程,节能减排监管能力建设工程。

        这期间,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和问责制。同时,将完善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激励机制。我们将组织开展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激励机制研究,探索建立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制度,组织实施专项资金绩效调查,充分发挥专项资金“以奖代补”政策对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的引导作用。目前,交通运输行业正在沿着低碳发展之路前进。我们深深感到,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加快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是实现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我们坚信,通过科学规划,务实推动,定会开创“十二五”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新局面。

        武汉:公共自行车免费

        近几年,随着武汉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120万辆。与这个数字对应的,是巨大的碳排放量。如何走可持续发展的低碳之路是一道考题。

        “武汉鑫飞达自行车公司从2009年开始至今,共投入7万辆公共自行车,年减少CO2排放38904吨。”武汉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科教处处长马鹏程说,目前全市已办理租车卡用户近百万人,建成1102个租车站点,平均日租车量20万人次,最高峰达48万人次。可以说,武汉公共自行车已经成为武汉低碳实践的一面旗子。

        武汉的公共自行车实行全免费,这种免费模式背后的政企共建是个亮点。

        “由政府主导扶持,对鑫飞达采用广告资源置换的模式,支持企业发展公共自行车。”马鹏程说,武汉的整个公共自行车项目采用的是“政府主导扶持、企业投资承运、社会参与共建、市民免费骑行、市场化运作”的建设运营管理创新模式。

        据介绍,找准并合理利用政企双方需求是武汉自行车项目运营成功的关键。政府需要做好民生工作,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企业需要提高效益,扩大知名度,保持可持续发展。

        “做公益事业为了便民,免费模式无可厚非。然而‘免费’也需要企业投资成本,武汉自行车项目通过与政府置换公共资源,减轻了政府的财政支出负担,也给企业奠定了回收成本的基础,激发了企业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免费模式可以让老百姓真正获益。”武汉鑫飞达自行车公司董事长刘纯启说。武汉便民公共自行车项目在打造产业链的同时,注重“武汉模式”核心价值文化氛围的营造。

        “节能减排是个长期的工程,必须要和企业的利益相结合。”马鹏程说。

        据介绍,下一步武汉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公交优先战略,为此,武汉将投入6个亿。“在资金方面,如果国家能给予一定的更新设备鼓励资金,会更有利于推动企业的节能减排积极性;目前的出租车基本都是油改气,而国家对燃料改装缺少统一标准,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规范。”马鹏程说,武汉的节能减排工作坚持走“大型化、清洁化、专业化”的道路,必须找到合适武汉发展的路子,才能最终形成低碳交通体系。

        杭州:从自行车到水上巴士

        每个到杭州的人,都会被遍布大街小巷的红色自行车吸住眼球。骑车出行,畅游西湖,也成为当地百姓和游客最热衷的出行方式。作为交通运输部首批10个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城市之一,杭州的低碳交通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杭州公共自行车系统目前有3000个网点,近7万辆自行车,每天约有20多万人次使用。在杭州当地市民的评价中,公共自行车是市政府办实事的“民心工程”。杭州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朱玉龙说,今年,杭州准备从建设、技术、服务、运营标准入手,提炼出杭州公共自行车模式,从而向全国推广。

        “试点的目的是希望能为全国其他城市树立一个样本和标准。”朱玉龙说,“不能只顾自己做得尽善尽美,还要为其他城市起示范作用,帮助其他城市推进低碳交通工作。”他说,试点的目的就是试出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目前,公共自行车系统以及杭州与智囊机构正在合作推出的“碳汇林”标准,是杭州在试点中重点推出的一项标准。

        杭州市交通运输局法规处处长王伟说:“如果杭州的公共自行车能向其他城市输出技术和管理,就能实现效益最大化,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他说,这个过程离不开部门的合作,智囊机构的帮助。我们与交通运输部公路院、浙江大学、浙江农业大学等科研智囊机构都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据了解,杭州地处江南,水网密布,杭州提出的公交、地铁、出租车、公共自行车、水上巴士“五位一体”的绿色公交体系,就是基于杭州城市特点的低碳交通体系。低碳交通体系试点是基于城市特色的试点,杭州则在特色的基础上,寻找让市民都参与的项目。

        据朱玉龙介绍,杭州有很多水道,交通部门希望能将这些具有特色的宝贵通道利用起来。从2003年到2004年,杭州交通部门逐步推出了水上巴士项目,目前已经有8条水上巴士项目,年均客运量已过百万。而未来河道进一步建设后,杭州还将大规模扩充水上巴士项目。小型轮船沿着水道悠然穿行,还能浸润在江南雨雾中,深得上班族的喜爱。

        株洲:推进低碳交通

        初夏正是株洲最好的时节,湘江边的景观带里是悠闲骑行的市民们,在湘江的涛声中畅快骑行。通体明黄的公共自行车,在嫩绿的树丛中格外显眼。

        “低碳交通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让交通不是人们的负担,而是一种融入人们生活的享受。这是宜居株洲的基础,也是株洲低碳交通的最终目标。就像湘江边上骑行的人们一样,让低碳交通成为市民习以为常的一种生活方式。”株洲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邓尚文说。

        作为全国工业重镇,株洲为何入选第二批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试点城市?

        据了解,株洲从2009年开始,实施了“株洲市公交车电动化3年行动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了城区627辆油电混合公交车改造,成为全国首个电动公交城。去年3月,株洲启动建设低碳绿色出行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现已建成1000多个租赁点,投放公共自行车1万多辆,办理租赁卡近20万张,日均使用量达15万人次……

        一个值得关注的特点是,在株洲的城市管理中,很早就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来推进城市治理。“这样管理的效率高,灵活性强。这种理念在株洲的公共自行车系统上得到直接体现。”株洲市交通运输局运输综合科科长古科原说。他介绍,在初期大规模的系统建成后,株洲就将公共自行车委托给一家市场化的公司来运营,每年根据服务质量及合同履行度向运营公司支付1000万元左右的服务费用。

        “空气不干净,就相当于在浑浊的水里游泳,有谁愿意在浑浊的水里游泳呢?”邓尚文说,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株洲的城市战略,低碳交通就是株洲构建生态宜居城市战略的一部分。

        “目前株洲综合运输的体系建设仍相对落后,水运基础薄弱,各种交通方式的衔接不畅。建设低碳交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将低碳交通发展理念融入城市交通建设规划和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之中,优化交通运输网络。”邓尚文说。

        贵阳:探索交通智能化

        “贵阳是西部城市,却能把公交油改气做到产业化、体系化,真是不简单。”交通运输部规划院战略与政策研究所所长谭小平说。

        据贵阳交通系统人员介绍,贵阳在交通运输方面的经济总量比重很小。贵阳长途客运车辆总共只有3000辆左右,公交车2000多辆,整个城市基本没有内河航运。国内不少城市已经基本完成了工业化转型,但贵阳目前仍处于工业化加速阶段,必然给节能减排带来压力。

        贵阳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孙林说,低碳化是建立在经济社会高度发展基础上的一种主动选择。交通条件的原始化,只能说是虚伪的低碳化。只有发展现代化的交通模式才是真正的低碳。

        据了解,贵阳结合当地的基础条件与优势,逐步确立了推进低碳交通的重点与框架:一是清洁化,二是智能化。

        清洁化,主要在于新燃料和新能源车的应用推广。目前,贵阳公交油改气已经成为国内燃气公交的品牌。“燃气公交发展最担心的是什么?一是气源,二是气站,三是运营安全,我们公交集团跳出单纯的运营业务,把产业链扩张到燃气公交的上下游,最终保证了燃气公交的稳定、可持续发展。”贵阳公交集团副总经理胡翔成说。

        智能化主要是在交通管理和服务上的智能化。“交通智能化已经在国内发展很多年,我们直接借鉴,这样成本低、见效快。”孙林说,“目前贵阳的选择,就是计划学习南京客运南站的整体智能化解决方案。当然,我们希望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们准备在全市加油站、运输企业建立能源检测系统,在精确的能耗基础上做降碳决策,最终确立管理方向。”

        (本报记者 冯 蕾)

        数字新闻

        10 城市首批开展低碳交通试点

        2011年2月,交通运输部选取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武汉、无锡10个城市首批开展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工作。10个试点城市积极围绕建设低碳型交通基础设施、推广应用低碳型交通运输装备、优化交通运输组织模式及操作方法、建设智能交通工程、完善交通公众信息服务、建立健全交通运输碳排放管理体系等重点内容,突出了“城市公交低碳化、高速公路低碳化、港口低碳化”三大主题。今年1月,又确定北京、昆明、西安等16个城市为第二批试点。

        100 个示范项目引领节能

        2012年6月节能宣传周期间,交通运输部宣布了第五批20个节能减排示范项目,至此,从2007个至今五年时间,已经推出100个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项目。第五批示范项目中,还涉及了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项目。经国务院批准,“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从一般预算资金和车辆购置税交通专项资金中安排适当资金用于支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在2011年和2012年第一批专项资金补贴项目中,共有60个道路运输企业获得了补助,补助总金额达1.47亿元。 

        1000 家企业开展专项行动

        2010年,交通运输部在全行业启动了“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迄今为止,共有1126家交通运输企业参加了专项行动,覆盖了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全领域。在“路”的节能减排方面,重点推广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北京安装不停车收费标签车辆达42万辆,由于车辆通过收费站不必停车,降低了低速、怠速造成的能耗和排放,每通过车次燃油消耗平均降低20%,二氧化碳排放减少约50%。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