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应邀来到赫尔辛基大学孔子学院采访。这是一幢上个世纪初修建的小楼,赫尔辛基大学就在这里。在赫尔辛基大学建立孔子学院是温家宝总理2006年9月访问芬兰时同时任芬兰总理商定的项目,并由马克卿大使同赫尔辛基大学校长签署了合作建立孔子学院的协议书,于2007年9月正式招生。赫尔辛基大学孔子学院已经走过了5年的艰苦创业历程。如今,这所孔子学院已从一只丑小鸭变成了羽毛渐丰的白天鹅。
现任孔子学院中方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李远征向记者介绍说,孔子学院开课的第一年处于摸索阶段,只设汉语入门、商务汉语、媒体汉语和汉语口语4个班,学生不过50人。经过5年中芬双方的共同努力,如今已拥有初级汉语、中级汉语、高级汉语、商务汉语、汉语语法、短篇阅读、英译汉翻译、中国成语故事、中国文化介绍、书法、国画等12个在校班,共有200余名学生。此外,孔子学院作为芬兰汉语教学总部,在于韦斯屈莱、坦佩雷、奥卢、库奥皮奥、约恩苏等5座城市的大学语言中心建立了汉语教学点,在芬兰初步形成了一个层次清晰、布局合理的汉语教学结构,孔子学院已初具规模。
看着眼前经过自己双手建立起的图书馆,回忆起孔子学院5年来走过的路程,李远征院长感慨万千。她告诉记者,她与同事们为了贯彻国家汉办制定的普及汉语推广中国文化的方针,结合芬兰的实际,为增加学生们对汉语学习的兴趣,在课程设置方面想了许多办法,巧妙地将中国文化寓于汉语教学之中,吸引了众多的芬兰学生和外国学生到该院学习汉语。他们组织的汉语俱乐部、电影俱乐部、中国棋社和文化沙龙,引起了学生们浓厚的兴趣,增添了他们对汉语学习的热情。孔子学院还与芬兰中国象棋协会联合每年举办中芬中国象棋友谊赛、锦标赛,特别是组织了中芬女子象棋比赛。
在芬兰,很多人都知道中国的春节相当于西方国家的圣诞节,但中国人怎么过节却鲜为人知。从2008年至2012年,孔子学院每年在春节前夕都组织一场四个小时的春节联欢会。从联欢会的节目单就可以看出组织者的良苦用心。联欢会的第一项是文化会餐,即由中方院长李远征介绍中国农历新年的由来以及春节的风俗,并观赏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中国传统节日短片;第二项是中芬文化知识竞猜;第三项活动是欣赏由芬兰学生用汉语表演的京剧、相声、小品、对口剧、武术、太极拳、吉他演奏和中国舞蹈等。学生们既是演员又是观众,他们诙谐、幽默的演出让人忍俊不禁;第四项是中国美食文化体验——包饺子。学生们用筷子吃自己包的饺子,品尝中国老师做的菜肴,很有在华夏大地过年的味道。
几年来,孔子学院的中外方教师尽职尽责,为孔子学院的发展呕心沥血。为了搞好中国文化系列讲座,他们注意运用当地资源,邀请在这里讲学或从事研究的访问学者来学院讲座。如邀请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高国荣、黄立弗教授讲民间文化往来与传播。再如学院举办中国传统中医和自我保健按摩讲座,邀请在当地开办中医诊所的中国科学院医学博士给学生们边讲解边示范,大大激发了学生们对中国的了解。为给学生创造更多练习中文的机会,孔子学院还同这里的华人华侨联合会建立了固定的联系,每年定期共同举办“中芬语言与文化交流联谊会”,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可以练习口语,华人华侨联合会成员又可以练习芬兰语,相得益彰。
建院5年以来,孔子学院坚持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中芬大学生语言与文化交流茶话会、中国日、中国文化周、中国之行报告会、书法班结业作品展、与美湾小学联合举办汉语演讲与文化表演、春秋两季汉语教师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汉语教材培训、汉语教材与中国文化图书全国巡展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帮助更多的芬兰人喜欢中国,喜爱中国文化,激发了更多的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兴趣。
(本报赫尔辛基6月12日电 本报驻赫尔辛基记者 赵广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