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以下简称北京人艺)迎来了自己的60岁生日。
60年来,位于喧闹的王府井大街北侧的北京人艺,一直没有染上都市的喧嚣和浮躁,而是信奉着戏剧大师曹禺“骆驼坦步,龙马精神”的箴言,踏踏实实地排戏、演剧。如今,甲子之年的北京人艺已创作演出了古今中外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剧目近300个,其《茶馆》、《天下第一楼》等优秀剧目还先后走出国门,成为中国话剧的一面旗帜和金字招牌。
是什么使北京人艺永葆魅力,得到中外观众的认同乃至青睐?
大舞台:始终与人民血脉相通
北京人艺是在“老人艺”的基础上成立的。北京人艺戏剧博物馆馆长刘章春介绍说,“老人艺”成立于1950年,是一个集歌剧、话剧、舞蹈、管弦乐队于一身的综合性文艺团体。“当初确立剧院名称时,有人提出以莫斯科艺术剧院为参考来命名,但当时的决策者们认为要突出人民性,于是最终决定叫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为人民创作,自此成为北京人艺最初的自我定位,也是它半个多世纪实践的方向与艺术传统之一。在人称“四巨头”的曹禺、焦菊隐、欧阳山尊、赵起扬带领下,北京人艺推出了开基之作《龙须沟》。剧作家老舍先生将笔墨伸向北京下层的劳苦大众,表现他们新旧社会两重天的生活对比。为了排好这出戏,在导演焦菊隐的指导下,演员们深入基层体验生活。演出引起了轰动,确立了北京人艺现实主义的演剧风格。这出戏后来搬上了银幕,至今仍是北京人艺的保留剧目。
之后,《雷雨》、《茶馆》、《丹心谱》等现实主义剧目火爆登场。而焦菊隐的“话剧民族化”的探索,则是北京人艺另一重要收获,也是其区别于其他以现实主义风格为主体的剧院的标识,如《蔡文姬》、《狗儿爷涅槃》等。“人生大舞台,舞台小人生”,文艺评论家何西来说,北京人艺的舞台始终与人民血脉相通,艺术家们的心,时刻系着国运民生。观众们看到的是自己命运的真实呈现,得到的是人生的启迪、智慧和力量。
为人民创作,还体现在对观众的尊重。首任院长、戏剧大师曹禺在《群众是我们心中的圣人》一文中曾写道:我们“尊重群众,尊重人艺之友的呼声,因为你们在我们心中才是圣人,真正的圣人。”把观众视为师友,为戏剧艺术源源不断地培养观众,是北京人艺聚拢几代“戏迷”的关键。
1956年,北京人艺有了自己的剧场——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由著名建筑师林乐义设计的首都剧场,已成为话剧人和观众心目中的圣殿。后来,北京人艺又建成了小剧场和中型的实验剧场,满足了不同年龄和层次的观众需求。
如今,在首都剧场,观众观看北京人艺的剧目,中间休息时,纷纷来到剧场大厅,为当晚演出的优秀演员投票。倾听观众心声,是北京人艺的一贯传统。
好戏:优秀保留剧目成就丰厚家底
6月7日,话剧《茶馆》在首都剧场再次上演。问世54年来,这部经典话剧已演出了600多场,每次演出都是一票难求。
没有哪家话剧团体能拥有北京人艺这样多的优秀保留剧目:《龙须沟》、《骆驼祥子》、《雷雨》、《日出》、《北京人》、《蔡文姬》、《狗儿爷涅槃》、《李白》、《天下第一楼》、《鸟人》等不同时期的剧目多次复排,观众踊跃,票房喜人,其丰厚的家底羡煞话剧界同仁。
北京人艺的戏好、值得期待是社会所公认的。“那是因为给人艺写戏的都是大家,如郭沫若、老舍、曹禺,简称郭老曹。”老舍之子舒乙介绍说,仅老舍一人就为北京人艺创作了10个以上的剧本,并使北京人艺确立了京味戏的独到风格。北京人艺在话剧界的拔尖儿,即在于拥有这些大师级的剧作。
戏剧评论家童道明则认为,这与北京人艺所遵循的踏踏实实的创作作风有关。“1958年,大家争先恐后地‘大跃进’,弄出了一批速朽的舞台急就章,北京人艺则‘骆驼坦步’,站稳艺术现实主义的立场,排演了不朽的《茶馆》。”
北京人艺剧目存活率高并成为经典,在于其多年来对戏剧文学的重视。重视剧本、尊重编剧、广泛团结创作人才是北京人艺的传统。鼎盛时期,北京人艺拥有9名编剧,曾一度有“小作协”的美誉。
在北京人艺,一部新剧与观众见面之前需过好几道“关”,最重要的便是“艺委会”。身为艺委会成员的著名表演艺术家蓝天野说,“艺委会”鼎盛时期有30多人。他们对新戏严格把关,一个戏如果质量不过关,就算已排练很久,也会被拿下。
进入新时期,戏剧院团无力维系编剧力量,出现了“剧本荒”。就在很多剧院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寻找好剧本之时,北京人艺则不断吸引剧院外的写作力量。去年,院长张和平聘请曾为剧院写过戏的万方、中杰英、王俭、叶广芩等10位剧作家为北京人艺的荣誉编剧。“北京人艺想有好的发展,好的剧本是关键。”张和平说,我们要多条腿走路,外聘、引进好的编剧,也加强和社会上的作家们的合作,抓好的剧本,延续北京人艺的辉煌。
名导:风格各异保京味薪火相传
北京人艺的辉煌,还在于有一批响当当的导演,从早期的四大导——焦菊隐、梅阡、欧阳山尊、夏淳,到后来的刁乐覃、苏民、顾威、林兆华,以及当今的任鸣、李六乙、徐昂等。有了他们不同风格的阐释,北京人艺的艺术家们才演绎出富有旺盛生命力、代表剧院特质、传演至今的戏剧作品。
在导演作用日益重要的今天,回味北京人艺的经典剧目,可以清晰地看到名导们付出的心血和努力。人们最难忘的,是“总导演”焦菊隐,他提出并实践的探索话剧的中国学派,即现实主义的演出风格,成就了北京人艺的演剧风格,使话剧这一“舶来品”在中国落地生根,并以其独到的民族化屹立于世界剧坛。曾在《蔡文姬》中出演周近的苏民,在任复排《蔡文姬》导演时,即完全遵循当年焦菊隐对戏曲美学和传统文化精神的化用,“焦先生学贯中西,是话剧民族化的典范。”
从创业之作——当年轰动中国话剧界的《龙须沟》开始,北京人艺就把鲜明的北京地方文化特色和对现实社会的强烈关注以及批判精神作为自己的立足之本,自始至终贯穿于剧目创作之中,开创了一条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留下了一批优秀的保留剧目,特别是《龙须沟》、《骆驼祥子》、《小井胡同》等不同时期的京味戏,更是成为叫好又叫座的精品力作。
其实,北京人艺的名导们表现手法各异,如欧阳山尊有较强的革新意识,苏民注重融汇传统文化精神等。而北京人艺也不仅仅是排演京味戏,《推销员之死》、《洋麻将》等外国戏,同样演绎得十分出色。而林兆华、李六乙的先锋实验色彩,虽然备受争议,但其成功的探索,同样成为北京人艺的的另一鲜明特色,那就是开放与包容。
好角儿:功力深厚引来观者如潮
北京人艺名家云集,老一代的舒绣文、刁光覃、田冲、于是之、朱琳、董行佶、林连昆、朱旭、郑榕、蓝天野、英若诚,之后的李婉芬、任宝贤、吕中、韩善续、严敏求、谭宗尧,到如今活跃在舞台上的中坚力量濮存昕、梁冠华、宋丹丹、杨立新、龚丽君、岳秀清等,都塑造了成功的戏剧角色,并走红于影视,在观众中拥有极强的号召力。年轻演员王斑、谷智鑫、王雷等,也因影视和舞台双丰收而引人注目。
在观众心目中,北京人艺的演员艺术功力强。而这缘于他们的刻苦和努力。如今已届米寿之年的朱琳回忆说,自己当年演《雷雨》时,周恩来总理看过戏后说她台词功夫不过硬,为此,她苦练台词功夫。后来她不光练好了自己的台词,还到中戏教台词课。
“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在北京人艺,即使是配角,也都光彩熠熠;跑一辈子龙套,也能被称为表演艺术家,如黄宗洛、牛星丽、金雅琴、吕齐等,因为他们信奉着一个信条,那就是“戏比天大”。无论多大的角色,他们都认真对待。
在话剧人心目中,北京人艺所拥有的首都剧场是“圣洁的舞台,让人敬畏的殿堂”。天津人艺副院长张金元说,当年他们站在大卡车上到首都剧场看戏,看完戏后再连夜返回天津,那时还没有高速公路,来回要好几个小时,但仍然乐此不疲。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林栋甫说,自己是怀着朝圣般的心理在首都剧场演戏。著名演员陈道明分文不取地出演《喜剧的忧伤》,看重的是北京人艺的这一舞台。而北京人艺的艺术家们更是看重这一舞台。2009年剧院排演《窝头会馆》,濮存昕、宋丹丹、何冰、徐帆、杨立新等大腕均推了影视片约,返回剧院演戏。在他们心中,戏剧的魅力是无法替代的。
而在观众心目中,北京人艺的魅力,也是无法替代的。
(本报记者 苏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