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6月12日 星期二

    经济观察

    “过剩”之困

    作者:新闻观察员 温 源 《光明日报》( 2012年06月12日 16版)

        当前我国钢材库存到底有多大?来自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1日,全国26个主要市场五大钢材品种社会库存量为1561.5万吨。有媒体称,这个数量可以建“371个鸟巢,111座央视大楼”, 而这还不包括目前2亿吨的富余产能。

        不只钢铁业,从纺织、电线、汽车等传统行业,到核能、风电设备、太阳能电池等新兴行业,产能过剩之“疾”已在多个行业蔓延。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组织实施的“2012年一季度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显示,回答目前产能“严重过剩”和“有些过剩”的企业经营者分别占到14.4%和43.8%。

        产能过剩的直接后果,一是企业间被迫采取恶性降价竞争策略。 5月份业内钢铁流通行业PMI指数为26.1%,比上月大幅下降21.7个百分点。87%的企业降价出货,推动钢价整体走低,另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利润的下滑。国内钢铁业销售收入利润率已从2007年的7.26%降至2011年的2.42%,处于全国工业领域最低水平。

        欧债危机阴影未退、房地产市场持续不振、国内基建速度放缓、出口频遭“双反”调查、人民币升值和要素成本上升是造成本轮产能过剩的直接原因。

        在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控作用下,占房地产开发总需求六成左右的钢材需求量大幅缩减;在基建方面,受资金匮乏影响,我国铁路投资持续下滑,1-4月铁路固定投资累计同比下降43.6%;外围市场低迷带来出口产量的大幅下降也给了钢铁行业重重一击,今年我国出口钢材数量逐月递减,而仅5月份钢铁企业就遭受了3起来自国外的贸易调查。

        表面上看,导致产能过剩的这些原因都是短期的、暂时的。但问题是,产能过剩为何多年来总是与中国经济如影随形?为何一些没有历史包袱的新兴产业也步入过剩行列?是信息传导不畅还是市场调控之手失灵?

        过剩压力如此之大,但钢铁企业的开工率仍在九成左右。事实上,产能过剩的问题多年来成为钢铁业共识,但钢铁产量却依旧没能停下增长的步伐,仅2011年全国就新增高炉63座。

        压缩现有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无疑是当前一项紧迫性任务,但同时也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对于类似钢铁等高耗能产业来说,一旦停产,再恢复生产成本非常高。此外,产能过剩导致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如果停产,则下游客户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抢走,企业不可避免地陷入“停也不是,不停也不是”的两难境地。

        市场机制的优胜劣汰功能有时在处理产能过剩上收效不彰。首先是缺乏平等竞争的环境。就钢铁业来说,小企业的竞争优势明显强于大企业。即便在质量上,大企业的竞争力也不突出。大企业生产的技术含量较高的高端产品往往只适用于国家重点工程、汽车制造等少数领域;而市场上大量的钢材需求是粗钢等成本较低的低端产品,想要彻底淘汰很难,并不符合国情。 

        更为重要的是,淘汰落后产能涉及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情况复杂,不少地方对淘汰落后产能存在畏难情绪。几乎每个钢企都是当地的“摇钱树”、“钱袋子”,是当地的税收“大户”,说是对小钢厂不供电、不借贷、提高环保标准,但地方主动性并不高,落实起来难度很大。

        市场无法自由选择,自然也无法实现优胜劣汰。于是,一方面,在市场需要压缩产能的时候,这些企业往往受到行政力量的庇护,可以照常扩张;另一方面,虽然这些企业效率低下,却占据更多的信贷、土地和政策资源,对其他同业企业形成排挤。

        启动包括投资与消费在内的内需经济是实现眼下“保增长”目标的良策。投资对经济增长刺激效果较为明显,因而加大投资力度是可以的。但投资的前提是要有利于调结构、转方式,不能造成新的产能过剩,不能延缓旧的增长方式,不能扶持落后产能。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有压力、发展有动力的紧要关口。抑制产能过剩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用价格和利润引导企业去淘汰过剩产能,平衡供求关系;同时又要合理把握力度和节奏,避免出现因相关行业大幅滑坡而影响结构调整正常进行的被动局面。

        所有过剩都是相对需求而言的,所以,抑制产能的根源是控制需求。大规模的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否也应该逐年有计划、按步骤地进行,而不是在短期内集中上马,形成投资过热,一旦建设完毕又会造成设备浪费和产能过剩。国外的基础设施建设都要花费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光景,不妨给产业和企业留下持续发展的空间。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