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
这些美丽的词句,早已脍炙人口,耳熟能详,但不论什么时候读起来,却总能触动我们内心深处最柔弱的情感,让我们唏嘘感叹。这些词句,都属于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兰迷”们心中的容若公子。但纳兰的词太过多情,太过凄婉,那种深深的伤心,有时甚至会让我们不忍卒读。我们不禁会问:写出这么多情词句的纳兰性德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总是这么伤心?这些优美词句的背后到底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被誉为“美女教授”的中南大学杨雨教授的新作《我是人间惆怅客:听杨雨讲纳兰》,透过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对纳兰词进行了富有个性的特色解读,并钩稽史料,精彩展现了“清代第一词人”纳兰性德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
“我是人间惆怅客”,这是纳兰性德对自己一生的评价。“惆怅”、“伤心”,也成为纳兰词中最突出的情感。纳兰为什么“惆怅”?他有着高贵的出身和显赫的家族,父亲明珠是康熙朝的一代名相,曾经权倾朝野;纳兰自己也最终成为康熙皇帝身边的贴身侍卫,备受荣宠。在才学方面,他不管是在学问还是在诗词方面,都堪称清初翘楚。按说这样一个人是不应该“惆怅”的。对此,杨雨教授在书中指出,纳兰之所以一生惆怅,是因为他一生都活在“矛盾”之中:与父亲明珠之间的矛盾,与康熙皇帝之间的矛盾,与自己的老师徐乾学之间的矛盾,而最根本的矛盾,则是纳兰相门公子的身份与他心向江湖的人生追求之间的矛盾:虽然父亲在朝中炙手可热,但他看不惯父亲的所作所为;虽然当上了皇帝的贴身侍卫,但整日陪侍的生活决不是他想要的,他最渴望的是——自由,做最纯粹的自己;他最向往的,是做一名洒脱无羁的诗人狂客,与山水林泉为伴,但现实却将他的理想踏得粉碎。正如作者在书中指出的那样:“也许他的前生,应该是一个浪迹江湖的江南文人,却错误地生在了满族贵族的豪门相府;他应该是一个风流倜傥的诗人词客和才华横溢的学者,却错误地被安排成为皇帝身边的一名带刀侍卫;他一生渴望自由,却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只能在压抑中度过一生。”“‘而今才道当时错’,所有这些错加在一起,其实就是一个错:错就错在纳兰这样纯情的人,根本不应该生在这个复杂的人间——他‘自是天上痴情种’,‘不是人间富贵花’”!
正因为纳兰的“惆怅”、“痴情”,才有了纳兰词中那动人心魄的美,而这种美,更重要地源自于纳兰的至情、至性、至真。“人生若只如初见”,那是纳兰对美好初恋的纪念;“一生一代一双人”,那是纳兰与爱妻卢氏的爱情宣言;“而今才道当时错”,那也许是纳兰对无法践行与江南才女沈宛的爱情承诺所表达的深深的歉疚吧!不管这几段感情的结局如何,纳兰却都在其中付出了真情。而正因为饱含了真情,纳兰的那些爱情词才如此之美,如此让人感动——不论是当时的读者,还是三百多年后的我们。
对于爱情如此,对于友情,纳兰同样付出的是他的真性情:身为满族相门公子,他结交的却多是没有功名的汉族江湖文人,更有很多是不与朝廷合作的遗民文人;为了实践对友情的承诺,他对朋友的朋友全力营救,虽然他对那个人根本不认识;面对别人对他们友情纯洁度的质疑,他发出了铿锵有力的友情宣言:“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我们今天的一个承诺,就要接受一生一世、风吹雨打的考验,不但今生今世是永远的知己,来生来世我们还是最好的朋友!
这就是纳兰,虽然他的生命只有短短的三十一年,但他活得是那么纯、那么真、那么美——“他像一颗流星划过人间,却用了最灿烂的姿态陨落”。
纳兰多情,而本书的作者也正是以一颗多情之心来解读纳兰、解读纳兰词。也许作者所生发出的感情并不一定完全符合纳兰当时的情感,但这又何妨呢?因为,如今的我们并不需要带着某种“猎奇”的心理去窥探纳兰词背后的所谓“韵事”,我们需要的是去感受纳兰词中的情,享受纳兰词中的美。
或是在阳光初照的清晨,或是在细雨濛濛的午后,抑或是在万籁俱寂的夜晚,手捧书卷,细细品读,此时,尘世的喧嚣都与你无关,陪伴你的,只有纳兰公子的美丽与哀愁;触动你的,只有纳兰词中那份浓浓的真情——爱情、友情、亲情!
(六月光明书榜:《我是人间惆怅客:听杨雨讲纳兰》,杨雨著,中华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