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6月11日 星期一

    文艺观潮

    中国民族歌剧缘何缺位

    邓小英 《 光明日报 》( 2012年06月11日   14 版)
    歌剧《乡村女教师》剧照
    歌剧《祝福》剧照

        中国民族歌剧从延安时期的《白毛女》到现在的《山村女教师》,已经走过了70年的路程。这门诞生于意大利的艺术已经被我们中国艺术家很好地使用、创造、普及。最鼎盛时期的作品有《刘胡兰》、《小二黑结婚》、《洪湖赤卫队》、《江姐》、《阿依古丽》、《夜宴》、《赵氏孤儿》等。民族歌剧界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作曲家、歌剧编导及演员。然而中国民族歌剧现状依然不容乐观:观众在流失,演出的造价非常昂贵,虽然几个大省都有专门排演民族歌剧的剧院,比如著名的中国歌剧舞剧院、国家大剧院,也设立了自己的民族歌剧创作、演出体系,但是其社会影响和观赏效果都不尽如人意。是什么导致了民族歌剧的缺位呢?

        千锤百炼的故事仍是成功的关键

        歌剧的题材是向人们讲述一个新的故事,还是将那些脍炙人口的故事“歌剧化”?我认为后者的风险性较小。事实上,几乎所有的歌剧,选用的都是一些“老故事”,成功的歌剧更难见到原创题材。这有两个重要原因,首先是经典故事为歌剧的再创造提供了比较坚实的文学基础,人物和人们所熟悉的人物原型会让观众感到亲切。其次,这也是歌剧艺术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歌剧要为“歌”留下足够的空间,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甚至舞蹈场面等都需要空间、时间去表现,所以它需要相对于其它艺术形式来说比较简洁的故事。歌剧“故事”本身远弱于话剧,如果用“唱”的方法向人们讲述一个毫不知晓的故事,表现起来比较困难。可以说,千锤百炼的故事是歌剧艺术的基础。然而,“吃经典”也带来了弊病,即人们对于“老故事”太过熟悉,会产生审美疲劳,削弱歌剧作为“剧”的吸引力,尤其是对于喜爱看“故事”的中国观众来说还是渴望格调、品位高的新故事。比如由刘恒编剧的歌剧《山村女教师》就因为有扎实的新故事,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而为观众所喜爱。在西方、欧洲,新题材歌剧已经成为了一股吸引人的力量,征服着新的观众。当然,“新题材、新故事”给艺术家们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伟大的歌剧作曲家为什么难以出现

        纵观歌剧历史和现状,在很多西方国家,常常用作曲家的名字来称呼一出歌剧,如瓦格纳歌剧、普契尼歌剧!可见歌剧的作曲家是多么重要,他们是歌剧的灵魂,抑或说是一部歌剧命运的决定性因素。然而非常遗憾的是,中国还鲜有被称之为伟大的民族歌剧作曲家。即使有人创作过一部有影响的歌剧,也不能延续下去,创作出多部有影响的歌剧音乐,所以观众也很难记住他们。如空政歌舞团的作曲家羊鸣,他是歌剧《江姐》的作曲,接下来他也创作过多部歌剧音乐,但影响力不够。《山村女教师》的作曲者是雷蕾,人们对她的了解也更多的是因为她在影视音乐上的成就,电视剧《渴望》主题曲“悠悠岁月……”至今让人难忘。那么歌剧作曲家在中国为什么这样难培养?首先的问题在于中国人看歌剧,没能成为一种习惯性行为,歌剧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市场,没有一定的量,也就难以有质的飞跃。当然这里还有一个作曲家关于戏剧修养的现实问题,写流行音乐和为歌剧写音乐是两个概念,歌剧创作不仅需要音乐修养,还需要戏剧修养,需要作曲家的胸怀和气魄。

        投资歌剧没有形成规模

        歌剧作为一种舞台表演,比其他的舞台戏剧表演要昂贵得多,从投入就和话剧不一样,需要作曲家体验生活、作曲。同时,歌剧要有乐队进行排练,要有合唱队进行排练,要有演员对其解读、呈现。而且由于歌剧长久以来的沿革,它的舞台布景也需要宏大和豪华(当然也有《三毛钱歌剧》),所以歌剧的制作费用是非常昂贵的。如果你没有准备演一百场、一千场的计划,你很难为演个二三十场的剧目一次性投入那么多昂贵的制作费!没有计划、没有产业化自然难以形成规模,为参加评奖和交流排演,和为市场排演是截然不同的。到目前为止,中国民族歌剧还没有一位歌唱家成为歌剧观众的拥趸,即他走到哪儿观众追到哪儿。而在国外,这样的歌剧明星却很多。

        观众的培养迫在眉睫

        几代《江姐》所培养出来的观众,现在都已经步入老年了,那个时候电影、电视剧还不够发达,富有革命情怀的小说《红岩》产生的效应,再加上几首好听的主题曲,使得歌剧《江姐》常演不衰,塑造了“五代江姐”。而现在新的观众早就不满足于此了。歌剧在当下显然是缺位了,远远地落后于其他剧种。在歌剧演员中,也再没出现过当年的“货郎”郭颂!虽然,两个音乐学院每年都培养了大量的歌剧表演人才,但是“歌剧”并没有给他们提供平台,让他们施展才华、一展歌喉。而歌剧观众的遗失、衰落,更加速了市场的萎靡。现在年轻人被更多的游戏所吸引。这样一种必须穿正装出席的舞台表演形式,一种仪式化的观赏氛围也离青年观众渐行渐远。

        必须看到,歌剧文化的流失仅依靠国家文化行政部门的扶持是不能解决中国民族歌剧滞后的根本性问题的。中国民族歌剧要靠自我拯救。而这种拯救恰恰要突出“创造”和“创新”两个概念。首先要创造新的“歌剧运营模式”,创造新的歌剧剧目,创造新的观众,在中小学、大学做歌剧的普及工作。让歌剧深入人心。再有就是扶持自己的创作。值得敬佩的是国家大剧院,他们非常清醒地认识到,要想把这个偌大的剧院繁荣起来,必须抓歌剧。所以他们自己创作剧本,自己找作曲家,自己排演,自己培养歌剧观众,节假日在剧院里举行歌剧讲座……但是仅靠一个国家大剧院的这种努力是不够的,还要靠全国的歌剧工作者及政府大力扶植歌剧事业。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外国人把我们中国的《图兰朵》变成西洋歌剧,再由中国的导演去世界各地把它“导”出来,“出口转内销”。我们期盼的是,由我们自己原创的歌剧,在我们的土地上首次演出,然后再去往世界各国的歌剧院演出,让其他国家的男高音、女高音搬演我们的歌剧。(作者为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