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6月09日 星期六

    好戏《雾蒙山》

    黄维钧 《 光明日报 》( 2012年06月09日   09 版)

        又见勤奋、多产、优质剧作家孙德民的新作话剧《雾蒙山》(河北省承德话剧团演出,导演胡宗琪,舞美鲁宁、张立明,主演敷小毅、郝丽萍、张卫旗、杨晓光等),我为现实农村题材的戏能写得这样意味深长、好读耐看而感到欣喜。孙德民的戏以生活底蕴丰厚,生命感受真切,情感充沛,富有诗意而受到称道。《雾蒙山》在这些优点之外,另有一番高屋建瓴,思绪悠远,胸襟开阔之气。全剧深接地气,生活气息浓郁,人物形象生动,特别是演出的形式感新颖别致,另具一番审美意味。

        乍看《雾蒙山》题材並不很新,是写农村新干部如何破解历史的恩怨,扫除前进路上的障碍。缜读细看之后,方知此剧的深意是在写人。《雾蒙山》透过生活和历史的表层,让我们知道应该如何去认识、读(看)懂、评价戏中的父子两代农村干部的生命真相。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这两个人又可以体认两个历史阶段的社会形态。孙德民的创作从来是遵循源于生活又高干生活的《讲话》精神。剧中的老支书和他的儿子新支书的生活原型,都是他的朋友,特别是与老支书有过深入的交往。这个老支书克己奉公,一生清廉,同时他奉上命行事坚决不二,实施“斗争”路线决不手软。他执行的无情打击,深重伤害了许多人。为此,他与人积怨甚深,仇结难解,以至连死都不得安息。那些人受怨恨的驱使,形成了敌对心理和社会阻力。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颖脱而出的新一代农村党员干部,即戏的主人公、新村支书张春山,是很难完成时代使命的。

        《雾蒙山》的戏剧冲突,设置得非常尖锐。当年因为出身不好而受压制和无情打击的赵大有,不仅自己深受打击,妻子自杀,他的妹妹也因老支书阻挠而被热恋着的张春山放弃,身心备受折磨。如今虽然时过境迁,但是赵大有心中的怨恨丝毫无减。他与曾受斗争扩大化伤害的老村长韩东等人形成了一股无理性的反张春山势力,不管你做什么都反对。而老支书的家族与当年站在“左”这边的人,也针锋相对,从另一面给春山施加压力。严重的对立,使张春山脱贫致富、科学发展的美好规划寸步难行。

        《雾蒙山》以一种颇为高屋建瓴的手法,在尖锐的矛盾中刻画张春山这个新时代的农村干部形象。他对赵大有与韩东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化解途径。对赵大有的强硬对抗及敌视心态张春山不以为忤,一味忍让,甚至为了弥补他的丧妻之痛,多次不辞辛劳为他说合成新媳妇。张春山的任劳任怨、忍骂忍辱,並不是生性窝囊,而是他有一颗高尚的对乡亲的人文关怀的心。他深知自己担当的是脱贫致富,科学发展的时代使命,所以他必然是以人为本,知世达观,有着博大胸怀的人。这是赵春山形象的独特价值。我们戏剧塑造基层干部通常偏于就事论事,难以由表及里地探索人物的心灵和精神世界,而《雾蒙山》对张春山形象的塑造在这方面有了突破,这对戏剧文化也是一种贡献。

        《雾蒙山》的演出形式很新颖。全剧共七场,两场是室外戏,其余五场是分别在春山、大有、韩东各家的室內戏。在场面处理上,胡宗琪导演和舞美把室内戏“压缩”在仄逼的家的空间里,以写实求真的风格,各家的戏都在室内展开。一家一室的空间只占舞台三分之一的宽度,具体位置分别游移于舞台的左中右,其余的三分之二作为写意空间来运用。这样的舞台布局给人以山野民居、星落离居的想象。而在那空落的写意空间里,每场都有多少不同的乡民群体在或暗或明的光区里耽着。他们作为群体符号而存在,只有相对一致的形体造型,沒有台词,维妙地发挥着传神作用。他们呼应着每一场戏的整体效应,並在寂静中关注着剧情的起伏。他们作出的心理反应与大众忧戚相关、喜乐与共,而且与观众产生的心理反馈几乎一致。这些具有符号学意义的群体场面,可以称之为“公众的良心”,起着精神与情感的共振和延伸作用。就这个戏来说,屋外这些群体的存在与他们的反应,反映着人民对发生的一切的关注和人心之所向,而这正关乎本剧的宏旨。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