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这一概念的明确提出是在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国务院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我们认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文艺消费行为和心理特别是其潜在的审美心理进行考察和研究,也是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农民工文化消费单一,看电视是最常见的文化方式
我们对浙江省杭州市、宁波市和温州市的10个农民工居住人数较多的社区、600位30岁以下的农民工进行了“新生代农民工文艺消费及其审美心理的问卷调查”。回收问卷566份,有效问卷554份,占全部调查人数的92.3%。
据调查结果显示:在所有的文艺消费中,看电视是新生代农民工最常见的方式。通过随机采访发现,他们看电视的内容与原来在农村时没有多大变化,但天天看电视或者不经常看电视的人数有了一些变化,也就是说天天看电视的人比以前多,不经常看电视的人比以前少了。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新生代农民工能选择(包括审美习惯、经济能力方面的因素)的文艺消费和文化娱乐活动少了。按一般推理,农民工来到大城市应该是接触文艺作品、文化娱乐活动比在农村多才是,但是调查的结果却不是这样。正像有的农民工所说:以前在农村时,他们还能经常看看免费的戏,至少逢年过节还能看看庙会之类的,现在这些没有了。即便赶上有个免费的露天广场表演什么的,有些农民工也为散场回家的问题发愁,因为他们租的房子多半离市中心较远。其次看个“大片”动辄四五十元,买本书少则二三十元,还不如在家里看看电视剧。因此,造成了他们审美欣赏心理结构的单一化。
在图书阅读和购置方面,2011年,被调查的新生代农民工看书100本以上的人数是0。一年看书10到50本的有104人,占19%;一年看书1到10本的有286人,占51%;一年没完整看一本书的有164人,占30%。这组数字一方面应验了被调查的新生代农民工对传统纸质书籍兴趣不高;另一方面也充分证明了电子读物和书籍对传统纸质书籍的冲击。至于不经常看各类书籍和报纸杂志的原因,有100人说是因为工作太忙,没有时间看,占18%;有242人指出是因为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占44%;有212人指出是社区和单位购买各类书籍、报刊不方便,占38%。不看书,很少看报,有近一半的被调查者说是因为没有养成习惯。再由于经济、时间、网络和手机的冲击等方面的原因,又使得他们很少把金钱、时间和精力用在这上面,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一种审美定势的恶性循环。而社区和他们工作单位的图书馆、阅览室、书报零售网点跟不上又无疑是雪上加霜。
在听音乐会方面,被调查的新生代农民工中有134人中曾经听过3次以上音乐会(不包括歌星演唱会),占24%;有420人从来没有听过音乐会,占76%。其中“听过3次以上音乐会”中还包括原来村里过年搭戏台唱越剧之类的。有184人表示愿意听音乐会,占33%;另有370人“由于从来没有听过音乐会,不知道好听不好听,所以也就谈不上愿意不愿意听的问题”,占67%;选择“不愿意听音乐会”的人数是0。
这就不难看出尽管城市里的“音乐会”对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来讲还十分陌生,但在他们的审美需求和期待中还是愿意接受的,因为没有一个人“不愿意听音乐会”。可见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审美情趣,扩大他们的审美视野,培养他们融入城市文化审美氛围的心理素质,是党和各级政府及其相关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中国,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打麻将、打牌、打扑克是比较传统但又现代的游戏娱乐,在新生代农民工中也不例外。从打麻将等情况来看,天天打的有132人,占23.8%;有时间就打、没时间就不打的有348人,占63.1%;从不打的有74人,占13.1%。尽管,我们在开放题“经常参加的文艺消费活动”中发现,在“看车展和车模表演、看房展和相关娱乐表演、养花、跳交谊舞、去动物园或者公园玩、打麻将、打游戏机、听戏”等项目中,选择打麻将的人数高达96%,但这是和其他项目比较而言,其实这是他们在本来就不太丰富的城市文化娱乐中找不到更适合自己的项目时的一种无奈的选择。
我们还就新生代农民工对他们的文艺消费的满意度作了调研:有306人表示对自己的文艺消费非常满意,占55%;有224人表示对自己的文艺消费基本满意,占40%;不太满意自己文艺消费的人数是零;非常不满意自己文艺消费现状的人是24人,占4%。这个调查结果,使我们联想到鲁迅小说中的人物。本来文化消费水平不高或较差,却自我感觉良好。“表示对自己的文艺消费非常满意”的人超过了一半还多,就是说他们在文艺消费方面的审美期待和渴求呈现出一种弱趋势。当然,也应看到,尽管不太满意自己文艺消费的人数是零,但非常不满意自己文艺消费现状的人也占4%,虽然数量不多,却提醒我们,在这批人群中也正在悄悄地崛起着审美观念开放、审美渴求强烈、文艺消费意识现代的新居民。
提高新生代农民工文化品位和审美价值观
“看客”心理是新生代农民工无法真正融入城市文化生活的重要原因。换句话讲这些新生代农民工之所以迟迟不能由城市的“看客”变成都市里的主人,从审美心理学的层面上分析,就是他们一直以局外人的心理和陌生的视角来观察周围的一切,即便是有一种融入其中的短暂冲动,也多半是站在一定距离以外,没有将自己的真情实感和所有内心世界“融化”在他们所处的城市之中。
为更好地解决新生代农民工这种“陌生化”的审美心理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倡导审美观念上的人人平等,消除对农民工的文化价值取向的歧视现象。
有人说,消解农民工融入城市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应突出三大平等的原则,即政治平等、经济平等和机会平等。其实城乡差别、工农差别的问题早已有之,在人们的潜意识中,或者说经常容易引起人们忽视和冷漠的问题,常常是在人们日常审美心理和文化价值观上的不平等。比如同样是一种品牌的同价、同质的衣服,穿在城市人身上,谁看谁都说很有档次;穿在农民工身上,怎么看怎么都是地摊上的假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似乎和政治、经济和机会都没有直接和必然联系,只能说是在审美观念上的不平等——城市人审美品位高、农村人审美层次低在作祟;只能是全社会对农民工在文化价值观念上的歧视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因此,我们要在媒体、宣传、教育和社会相关活动中,大力倡导在美面前人人平等的审美观念,从雅俗共赏和“大俗即大雅”的角度,根除城市居民的“文化优越感”和“审美自负”心理。
此外还要提高农民工文化品位和审美价值观,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方法:
典型引导法。典型引导法是指运用文艺作品和现实中典型的事或人作为正面示范,将被引导者的文化品位和审美价值观引导到一定的高度上去。比如近来有关对农民工见义勇为、拾金不昧、孝敬老人、忠贞爱情等的报道和歌颂,就是典型引导法的最好体现。农民工的先进典型就生活在农民工队伍之中,最贴近农民工的生活和实际的需要,易于激发其模仿、从众的审美心理活动。通过典型引导法,可以激起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和情感的共鸣,引导其学习、对照和效仿,并内化为自己的感情和行为。
审美共鸣法。审美教育,从某种角度来讲就是一种情感教育,而情感教育离不开真善美的教育。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运用审美教育中的美感诱导机制,将高雅、健康、真实、自然的审美作品,以深入浅出和感人至深的方式与效果,深深打动农民工的心灵,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审美辅导法。社会转型期的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会面临许多心理问题,如心理失衡、心理恐惧、心理焦虑等,这些心理问题直接影响他们的情绪和行为,成为他们融入城市过程中的主要心理障碍。而要想让他们清除这些心理障碍,光靠讲一些妇孺皆知的大道理,不但收效甚微,有时还会适得其反。于是以生动形象、愉悦身心为主要特征的审美活动,便会起到潜移默化而又润物无声的效果。比如通过举办农民工或外来务工者联谊会,专家、学者到农民工之间办讲座,明星、艺人与农民工开展交流甚至搞农民工喜欢的明星歌友会等形式,将农民工的心理问题在轻松、愉快的审美气氛中得到疏导和解决。
(作者系浙江文化研究工程课题组研究成员,宁波大红鹰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