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6月07日 星期四

    《2012广州市少年儿童媒介素养教育调研报告》发布

    广州近五成孩子每天“刷微博”

    《 光明日报 》( 2012年06月07日   03 版)
    微博等新媒体如今已成为孩子生活的组成部分
    资料照片

        你知道吗?广州地区近三成的孩子有网友、近五成的孩子每天都会使用微博、超一半的孩子拥有自己的手机,近七成的孩子接触过iPad或者类似的平板电脑设备……日前公布的《2012广州市少年儿童媒介素养教育调研报告》通过具体的数据告诉大家: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孩子们已经深处“媒介化”生存环境当中。

        这份报告是由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青少年成长教育研究中心、少先队广州市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广州市少年宫少先队工作部联手在广州地区12个区进行专题调研之后发布的。本次调研共发放5000多份问卷,覆盖了广州地区市区少年宫和50所小学。

     报纸、电视依然是少年儿童最信任的媒介

        在少年儿童最信任的媒介调查中,57%的受访者表示报纸是除了课外书之外,他们最信任的媒介,电视以39%位于第二,网络以27%居第三。可见,虽然网络等新媒介影响越来越大,但目前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介依然是受儿童信任的重要媒介。

        报告显示,手机及以iPad为代表的平板电脑,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报告数据显示:50.46%的孩子拥有手机,37.10%的孩子选择手机短信作为最常用的通讯方式,67.28%的孩子表示接触过类似iPad等的平板电脑,更有44.01%的孩子家庭中拥有iPad……

        研究人员还对少年儿童如何使用这些移动设备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随着智能手机的逐渐普及,除了打电话和发短信,39.09%的孩子最常用到的手机功能是玩游戏,33.40%的孩子说他们经常拿手机来上网,54.75%的孩子主要用手机来听音乐。同时随着iPad等平板电脑的兴起,48.03%的孩子会拿iPad来玩游戏、35.35%的孩子会借助iPad来看卡通片电影等。

        研究者同时发现,孩子们玩的游戏和使用的应用程序与成年人使用的相差无几,水果忍者、愤怒的小鸟、极品飞车、斗地主、植物大战僵尸等众多大人耳熟能详的名字,也是孩子们的最爱。

        研究人员表示,少年儿童尚处于成长阶段,应该使用与他们世界观、价值观相对应的产品。而现在社会上并没有专门把关机构,家长们也缺乏鉴别意识,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得孩子们容易受到不良游戏的危害。在这方面,全社会都需要积极行动起来,为孩子们营造健康的移动终端应用环境。

     新媒介对少年儿童影响巨大,如何正确使用成关键

        此次调研显示,网站、微博等新媒介越来越成为少年儿童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82%的小学生每天都会上网,超过52%的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多于30分钟。其中84.14%的孩子每天都会使用QQ,80.08%的孩子每天都会上网看视频,71.21%的孩子每天都会玩网游,42.02%的孩子每天都会使用腾讯微博,34.87%的孩子每天都会使用新浪微博。

        28.03%的孩子认为网络是众多媒介中最值得信赖的,44.17%的孩子认为自己能够判断网络信息的真假与好坏,30.70%的孩子认为网络游戏能开发智力。专家认为,心智尚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如何能够辨别网络上的内容是未来社会各界应该重点关注的内容。

        93.56%的孩子最常上网的地方是自己家,42.86%的孩子认为在上网方面自己懂的比家长多。孩子上网内容大多以交际、娱乐和游戏为主。家长和老师如何正确指导孩子使用网络、引导孩子利用网络等,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积极推动媒介素养教育,帮助青少年成长

        《2012广州市少年儿童媒介素养教育调研报告》调研组组长张海波表示,如果说上一代少年儿童是和报刊、电视一起成长的,那么,当代少年儿童就是和网络、电脑、手机一起成长的。这些新媒体的信息互动、搜索、交际等功能,已经成为孩子生活的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学习、生活、交往和思维方式。

        近年来,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相关组织,对新媒介对未成年人的影响高度重视,采取了种种办法,包括加强对网吧等监管,净化信息环境等。但技术的发展使新媒介的传播更快、更便捷,一味采取“堵”的方式,在现在的传媒环境中,几乎无法实现。专家认为,治本的办法,不是堵,而是疏。就是在广大少年儿童中普及推广媒介素养教育,让更多的少年儿童拥有一种现代社会重要的生存本领——媒介素养,通过学习,让广大少年儿童从媒介被动的受众成为主动的阅听人、积极的参与者和传播者,成为信息时代合格的公民。

        张海波呼吁政府相关部门及早在青少年特别是中小学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告诉孩子如何正确认识媒介和使用媒介,向广大家长普及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知识,同时呼吁媒体加强自律,社会各部门配合,为广大儿童构建一个健康、文明的媒介环境,为少年儿童成长提供更多有益的媒介内容。(本报记者 吴春燕 本报通讯员 岳 嘉 莫敏红)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