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6月06日 星期三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有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6月06日 01版)

        新华社北京6月5日电(记者雷敏)6月1日,我国正式启动通过财政补贴推广节能家电的活动。这是近年来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又一重大举措。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立足于扩大内需,把扩大内需与扩大外需结合起来成为我国一以贯之的战略抉择,尤其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来袭时,中国外贸增速曾单月下降29%,经济遭受巨大冲击。

        “出手快,出拳重”——针对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党中央、国务院密集出台了扩大内需的一系列调控措施:

        2008年11月9日,宣布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出台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包括投资、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等。

        “保民生”和结构调整是4万亿投资的重头戏。中央财政新增投资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和社会事业投资占44%,自主创新、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投资占16.5%。

        2009年1月14日至2月25日间,我国先后出台汽车、钢铁、纺织、装备制造等10个重要产业的调整振兴规划,成为应对危机一揽子计划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规划实施后,受益最明显的是汽车行业。短短一月后,中国车市就止跌回稳,强劲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寒冬中的一枝奇葩。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超过1300万辆,同比增长40%,并一举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新车消费市场。

        除此之外,拉动消费尤其居民消费是一揽子扩大内需计划的战略重点。2008年四季度以来,国家实施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家电汽车以旧换新、汽车购置税减半等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措施。2009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达到198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12年2月底,全国累计销售家电下乡产品2.3亿台,实现销售额5378.5亿元。

        一揽子扩大内需措施为中国经济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10月公布的统计数字,2009年一季度我国GDP增速降至6.1%。一揽子计划实施半年后,中国经济迅速走出低谷,二季度增长率恢复到7.9%,三季度增长率回升至8.9%,成功实现V形反转,在全球经济体中率先企稳回升。

        2009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7.7%的增长中,投资贡献7.3个百分点,消费贡献4个百分点。

        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史蒂芬·罗奇评价道:“中国推出的扩大内需措施有效阻止了经济下滑,保证了增长速度,也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了动力。”

        在扩大内需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中国也注意加强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尽管面临重重压力,仍然采取淘汰落后产能等多项措施,按期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在加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同时,清洁能源、第三代移动通信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过去,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外需减弱再度考验中国经济。稳增长的关键是要在稳定外需的同时,积极扩大内需。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家出台的家电下乡等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已陆续到期,最近又推出了促进节能家电等产品消费的一系列措施,同时正在抓紧确定继续支持家电下乡的政策,以及降低流通成本的措施。

        同时按“十二五”规划尽快启动一批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近日,国资委发布14条意见鼓励民间投资参与国企改制重组;交通运输部、铁道部、卫生部等部门也密集出台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健康发展的细则。

        “扩大内需、稳定增长,既要靠消费,也离不开稳住投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说,只要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和立足点,就能够抵御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震荡,保持中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