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6月06日 星期三

    守护一份历史

    ——访电视剧《知青》编剧梁晓声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6月06日 09版)

        45集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知青》,自5月29日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以来,深受观众喜爱,前两集甚至成为同时段的全国收视冠军。一部没有明星、没有穿越、不靠炒作、题材也不讨巧的电视剧,何以能引发如此强烈反响?有人说是因为真实,这是中国电视剧史上第一部全景式呈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作品;还有人说是该片对历史的钩沉引发了怀旧热。日前,记者就此采访了该剧的编剧梁晓声。

        记者:在您看来,《知青》跟其他同类题材的电视剧有什么不同?

        梁晓声:与以往同类题材的作品相比,《知青》的最大不同之处就在于最大程度地反映了历史上的真实故事。全剧主要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时间背景,将重大历史背景与生动的人物、曲折的故事巧妙相融,塑造了以赵天亮、周萍、赵曙光、孙曼玲、齐勇等人为代表的知青群体,描写了他们知青岁月悲欢离合的故事,全景式地再现了那个特殊年代千百万知识青年的生存状态,通过对他们人生命运的精彩展示,深刻揭示了知青群体独特的人生思考和心路历程,表达了对“残酷青春”的敬意。在以前同类的作品中,无论是主人公还是故事的发生发展,都是在一个地方,而《知青》中涵盖了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等多个知青曾经踏足的地方,而各种非知青人物,比如家长群体等都出现在这部新剧中。所以说,这部剧不是为写知青而写知青,而是在写那个时代。

        记者:是什么原因让您决定创作这部电视剧?

        梁晓声:今天的荧屏上能看到反映1949年以前中国历史的剧,也能看到反映上世纪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年代的剧,但是有关新中国成立初期所经历的大跃进、“文革”等历史事件的电视剧却很少,即便有一些作品,对当时情况的反映也不全面、不准确。文艺作品不应该遮蔽历史、过滤历史,希望《知青》能为新中国的历史补上一笔。与以往作品相比,电视剧《知青》不再局限于反映某个地区的知青生活,而是将视角延伸至东北、内蒙古、西北等更为广阔的空间。笔触在广阔空间中的来回转移,如何通过人物关系的设置以及故事情节的编排,既对“知青”这一群体进行全景式展示,又不使剧情那么生硬,这给我的创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记者:这部以“知青”为题材的电视剧,在当下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

        梁晓声:人类社会的进步说到底不仅是科技的进步,不仅是经济的发展,不仅是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两三千年的历史证明最大的成果是人性的进步。“文革”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里,我们中国人人性里最柔软的那部分依然存在。正因如此,回顾那个时代,除了冷酷,我们还可以看到温暖的、令人唏嘘和肃然起敬的一些事情。为什么一个无书可读的时代,一个在上学的年龄集体被取缔了学习机会的时代,恰恰产生了共和国最无怨无悔的一代人?那是因为他们曾和最任劳任怨养活中国的农民们同舟共济、抱团取暖过。在这样一个过程中,知青们固守了自己的人性和人格底线,并不断成熟起来。反观当下,我们物质上极大富裕,但很多人反而觉得不幸福,被困惑和迷茫笼罩着,这说明我们的精神世界出了问题,说明我们在人性和人格上缺失了些东西。这部电视剧其实向世人警示这一点。希望《知青》能弘扬正气,在精神层面上引起大家的共鸣。

        记者:《知青》并没有选用当红的影视演员,主要演员清一色年轻面孔。对于大多数80后、90后的年轻观众来说,这段远去的历史究竟能否引起他们的收视兴趣?这样做不怕影响收视率吗?

        梁晓声:一部好的作品,根本不需要取悦任何观众。《知青》是一部文艺片,不是商业片,我们希望通过这部作品尽一份自己的文艺责任和文艺自觉,而不是去取悦任何观众。在如今风花雪月、穿越宫斗盛行的电视荧屏上,我们希望用文艺的方式守护一份历史、一份责任。对于当今的80后和90后而言,可以通过这部电视剧了解他们的父辈所经历的那段“青春”岁月,这对构建他们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报记者 韩业庭)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