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漫步北京的中国农大西校区,一块汉白玉石碑引人注目。它的正面,刻有“改土治碱,造福曲周”几个大字。这块石碑的背后,藏着怎样的故事呢?近日,科技部召开黄淮海平原旱涝盐碱综合治理科技大会战情况的新闻通气会,揭开了这段尘封近二十年的往事。
曲周,位于河北省邯郸市的北部,古称凤凰城,是历史上有名的“穷碱窝”。在当地流传着一首民谣:“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只听耧声响,不见粮归仓。”意思是,这里春天干旱少雨,满眼是白茫茫的盐碱地。即使撒下种子,也很难出苗。好容易出苗了,又赶上夏天的暴雨,大多数作物都被水淹没。曲周被旱、涝、盐碱等灾害所折磨,粮食产量一直很低。有资料记载:从新中国成立到1975年的26年间,全县仅有4个年头风调雨顺,粮食亩产也只有100公斤,其余22年平均亩产75公斤。
上世纪70年代,党中央提出:科学会战,开展黄淮海平原的旱涝盐碱综合治理工作。这场长达20年的科技大会战,就是从曲周县最苦最穷的“老碱窝”张庄大队开始的。这就是深刻影响中国农业60年进程的一件大事,它使黄淮海平原5000万亩白茫茫的盐碱滩变成了沃土良田,让华北平原变成了我国的大粮仓。
这场战役,由农业部主持,中科院、水利部、林业部和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五省参加,设立12个实验区,组织了204个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1141名科技人员直接参与。历经20年的科技会战,黄淮海平原上的盐渍土面积,由原来的5000万亩减少到1500万亩,小麦、玉米和棉花的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43%、30%和52%,每年还向区外输送粮食150万吨。昔日灾害频频、低产缺粮的黄淮海平原,转变为中国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变“南粮北运”为“北粮南运”。
当时,科研条件相当艰苦。化验室里没有桌子,实验时就用砖垒个垛子,上面再铺上板子。所谓的科研室就是掉土的棚子,扯块塑料布盖上,用来防雨防土。专家们一面搞设计,一面在地里挖土,测水分、测盐分。没有先进的分析化验设备,就用最原始的“土办法”:用手摸,用嘴尝。有的地方水矿化度很高,尝一口,舌头都发麻。为了摸清土壤水盐的周年动态,专家们用土钻在盐碱地上取样。靠双手将土钻钻入地下两三米,这高强度的力气活儿常常搞得人胳膊酸疼,筋疲力尽。
就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国的科学家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1986年5月,来自14个国家的20多位世界知名土壤专家到曲周考察盐渍土治理工作,一个个连声叫好,国际土壤学会副秘书长、著名土壤学博士莎博尔奇教授宣布:“中国盐渍土的改良工作是世界一流的!”
改碱成功后,曲周大力培育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曲周农民提前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农业的致富之路。曲周县成为全国粮食生产科技工程示范县,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1988年教师节,八位喜气洋洋的曲周农民代表,走进了当时的北京农业大学报上喜讯:“粮食亩产上千斤,年收入近千元了。”他们把“改土治碱,造福曲周”的汉白玉碑立在了校园。
现在,很多参与当年会战的专家都已离开了人世,但他们留下的黄淮海精神却永存于世。在世的专家们回忆,在黄淮海精神的诸多内涵中,发挥科技集成优势和科技人员的奉献精神,是最核心的部分。这种奉献精神,表现在他们长期工作在农业生产第一线,风里来雨里去,以盐碱沙窝为家,把青春和智慧献给了黄淮海大地。他们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用辛勤的劳动改变了贫困地区的面貌,也改变着自身的精神风貌,展现出知识分子报效国家的赤子之心。(本报记者 袁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