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公益研究机构新阅读研究所组织专家研制的“中国幼儿基础阅读书目”5月26日在京发布。项目组经过一年的努力,从1万多种优秀童书中选出100本,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推荐给社会。书目包括40本基础阅读书和60本推荐阅读书,分别按0-3岁、3-4岁、4-5岁、5-7岁四个年龄段推荐,每个年龄段10本基础书、15本推荐书。阅读对孩子意味着什么?中国幼儿阅读的现状如何?“中国幼儿基础阅读书目”的意义何在?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新阅读研究所创办人、“中国幼儿基础阅读书目”项目总主持人朱永新教授。
让孩子知道书本是甜的
记者:您一直是新教育、新阅读的积极推动者,我记得您在不同的场合多次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那么,幼儿时期的阅读就应该是一个人精神发育史的第一个章节?
朱永新:是的。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幼儿时期是一个“繁花似锦、匆忙而迷乱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我们不仅要关注孩子的衣食冷暖,更要关注孩子的精神成长,让他们认识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什么是满足孩子好奇心的东西呢?无疑就是大自然和图书,它们能够带给孩子最美丽的世界和最美丽的心灵。
从孩子出生开始的最初几年,除了乳汁、玩具之外,我们还要给他们什么?犹太人的做法是,在书上面滴一点蜂蜜,让婴儿爬过去舔,让孩子知道书本是甜的;英国人的“起跑线”计划是,婴儿出生后送一个“阅读包”,里面是几本儿童图书和阅读证。新加坡人的做法是,医院护士必须告诉产妇一个重要事项:如何读书给婴儿听。
2011年4月,我们推出了“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受到广泛的肯定和认同,很多小学生、老师和父母按图索骥去找那些经典童书。同时我们也发现,很多父母和幼儿园老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该读什么书也越来越关心。所以,在发布“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后不久,新阅读研究所就开始组织专家团队进行“中国幼儿基础阅读书目”的研制。经过一年的努力,项目组终于拿出了这份苦心研制,修改过无数次的书目,希望它能够为孩子们心灵成长提供一张基础的“阅读地图”。
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篮的手
记者:根据您的了解,国内幼儿阅读的现状如何?这张“阅读地图”除了为父母给孩子选书提供指导,还有哪些意义?
朱永新:我们知道,中国的全民阅读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很多人缺乏阅读意识、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和阅读体验。很多父母本身就不热爱阅读,也不懂得阅读对一个人的重要价值。当然,更多的父母是知道阅读的重要性的,但不知道该给孩子读什么和怎么读。同时,很多父母对幼儿早期教育充满功利性的期望,让孩子认字、识数以及进行各种所谓智力开发,都是以能够进入一所好小学为目的的,使得幼儿的阅读内容枯燥乏味,孩子们只能机械而被动地提前接受不适合其心智发展的内容。许多幼儿园迎合或不能抵制家长的不正确教育观念,结果是未能引导父母顺应孩子的心理发展,给他们应有的阅读指导。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篮的手。我不止一次说过,现在的父母大部分是“无照上岗”,这与没有经过驾驶训练的司机就匆匆上路没有多大区别,而且危险性更大——因为儿童的早期教育,是决定人的一生发展的关键。让父母重视幼儿的精神成长,让父母意识到幼儿阅读的重要性,让父母学会怎样给孩子选书、读书,这是目前阅读推广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我们这张“阅读地图”的基本用意。
好的幼儿阅读书目,对孩子们阅读兴趣的培养,以及全面而合理的阅读结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儿童只有在早期接触到那些最美好的童书,才能够真正热爱阅读。对那些不发达地区的幼儿来说,给他们一套数量有限但营养结构全面的图书,也是保障阅读基本公平与进行教育公益救助的需要。
一张张书页就是一双双翅膀
记者:关于这份书目,关于中国的幼儿阅读,您还有什么要对大家说的吗?
朱永新:我们希望这个书目所选择的书籍,能够让中国幼儿在阅读中获得全面的精神营养,心智得到健全的发展,并享受到阅读的快乐。这个书目是一个最基本的阅读基础,一个小小的阶梯,在这个基础上,让孩子们能够喜欢阅读更多的图书,看到一个更大的世界。
每个孩子都是失去翅膀、落入凡间的天使。阅读,将让书籍成为心灵的双翼,让孩子重新变成我们身边真正的天使。我们深信,一张张书页就是一双双翅膀,通过阅读,每个孩子都能成为飞翔的小天使!(本报记者 王大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