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6月04日 星期一

    意大利人的日子不好过

    《 光明日报 》( 2012年06月04日   08 版)

        6月2日是意大利的国庆日。每逢此时,首都罗马的帝国广场大道上都会举行盛大阅兵式以示庆祝。由于意大利正在遭受严峻的经济危机,特别是北部地区最近刚刚经历过地震灾害,今年的国庆阅兵式办得格外低调简朴。没有传统的三色箭特技飞行表演,看不到新式武器装备列队亮相,甚至连嘹亮的军乐也被低沉的鼓点所取代。略显冷清的场景正是意大利当前经济困境的真实写照。

        意大利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上月接连发生两次强烈地震,并伴有数百次余震,给当地民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不便。位于震区的博洛尼亚、摩德纳等地是意大利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连续的地震造成许多工厂无法及时复工,包括著名跑车制造商法拉利、兰博基尼、玛莎拉蒂在内的多家大型企业被迫临时停产。据意大利工业家联合会估计,地震或将导致意大利国内生产总值下降1%,直接经济损失预计超过1亿欧元。

        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令意大利本已陷入衰退的经济形势雪上加霜。意大利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意大利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将出现1.5%的负增长。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预测结果更为悲观,认为今、明两年意大利国内生产总值将分别出现1.7%和0.4%的负增长。过去三年,意大利全国共有3.3万家企业破产倒闭。仅今年第一季度,意大利就有超过3000家企业申请破产。

        意大利普通民众更是饱受经济危机之苦。数据显示,意大利今年第一季度的失业率已经攀升至10.9%,是1999年以来的最高值,25岁以下年轻人的失业率则高达35.9%。由于购买力大幅下降,意大利人的生活水平倒退了30多年。与此同时,经济危机引发的不安、惶恐、沮丧和愤怒等情绪,造成意大利国内社会关系空前紧张,自杀率和犯罪率显著上升。如何熬过眼下这段艰难时日,成为意大利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

        临危受命的蒙蒂政府去年上台后,迅速出台了削减公共开支、提高税率、打击偷税漏税等一系列紧缩措施,力求尽快实现财政预算平衡,使意大利摆脱债务危机的威胁。但有分析人士认为,财政紧缩就像一把“双刃剑”,在规范预算平衡的同时,很可能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反作用。在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其负面效应尤为明显。同为欧元区国家的法国和希腊近期相继举行了大选,几支表现出色的政治力量均对德国倡导的紧缩政策提出质疑,反映出这些国家民众心中的普遍呼声。

        面对社会各界日益高涨的反对声浪,蒙蒂政府在强调继续紧缩的同时,开始将更多的注意力转向经济增长。上个月,意大利政府推出了一项总额为23.5亿欧元的反贫穷计划,旨在扶持南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解决日渐突出的社会公平问题。此外,引人注目的《劳动法》修改也已进入关键阶段。经过激烈的辩论,意大利参议院上月30日通过了劳动力市场改革法案的信任投票。待众议院表决通过后,该法案即可获得实施。此举将使意大利劳动力市场更具灵活性,有助于增加就业、提高企业竞争力和保障社会公平。

        此间观察家普遍认为,意大利政府要想实现紧缩和增长并举,任务十分艰巨。对于经济体制僵化低效的意大利而言,振兴经济离不开结构性改革。由此带来的高昂的社会经济成本,势必会增加政府的财政负担。如何在坚持紧缩和刺激增长两者之间找到一种有效的平衡发展模式,是摆在意大利政府面前的当务之急。日前,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重新攀升至6%的高位,说明投资者对该国的经济形势和债务前景并不看好。面对国际市场的压力,站在十字路口的意大利将何去何从,值得人们高度关注。

        (本报驻罗马记者 马 赛 本报罗马6月3日电)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