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6月04日 星期一

    李树建的贡献

    王文章 《 光明日报 》( 2012年06月04日   14 版)

        河南省文化厅在京召开“河南艺术名家推介工程——豫剧名家李树建表演艺术研讨会”,希望通过这个研讨会传达一些信息,表达一种愿望,那就是支持和扶植当代更多具有代表性标志性的艺术家成长起来。一直以来,我们很多人都在探索怎样通过一些形式,鼓励、支持文艺工作者,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值得肯定的是,近年来,河南省在促进舞台艺术繁荣发展工作中,做出了非常扎实的努力,不仅创作生产出了一大批优秀剧目,而且促进了艺术表演团体的发展稳定,提高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推出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有造诣的各艺术领域的领军人物。目前,河南省文化厅正在实施的“河南艺术名家推介工程”就是一种非常好的宣传形式。无论是作为一个戏曲艺术的研究者,或是文化部门戏曲工作管理者,以及李树建同志的老朋友,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研讨会,并借此机会来表达对河南舞台艺术的情怀,以及对以李树建为代表的河南文艺工作者的期望。下面,我谈几点个人的体会。

        李树建对戏曲的挚爱和追求精神令人敬佩。李树建同志从14岁走向艺术道路,大半生在豫剧舞台上耕耘探索,艰辛磨难,雄心不改,不断做出成绩。特别是担任河南省豫剧二团团长以来,更是做出了辉煌的业绩。2001年,在院团状况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创作演出了豫剧《程婴救孤》,十年来连获国家大奖,并多次代表中国登上国际舞台……创造了中国戏剧界一个奇迹,也让它成了一个备受关注的“河南文化现象”。几年来,又创作了《清风亭上》、《苏武牧羊》等,也先后在全国获得大奖,与《程婴救孤》并称为李树建“忠孝节”三部曲。10多年来,他先后创作出3部在全国闻名、有较大影响的精品力作,这在当今戏曲界是为数不多的,而且他的每一部作品都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扣时代主题,弘扬中华精神,更是难能可贵,令人敬佩。

        李树建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艺术品格值得广大文艺工作者学习和借鉴。树建同志在艺术上精益求精,博采众长,既认真继承,又大胆创新,既扬长避短,又独辟蹊径,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艺术化地锻造出崭新的唱腔艺术,追求“简”、“苍”、“健”,朴拙中见精巧,苍凉中见激越,他对于“情”、“字”、“声”、“气”的关系处理得法,运用自如,达到了声情并茂的境界。在表演中注重心理体验,力求把握人物情感的细微之处,塑造了一系列真实感人的艺术形象,赢得广大观众的喜爱,形成独树一帜的表演风格,奠定了自己在豫剧艺术领域的领先地位。

        李树建同志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可贵精神值得坚持和发扬。作为一个成功的戏曲表演艺术家,李树建在观众中有着广泛的知名度,深受广大戏曲爱好者的欢迎和喜爱。他十分珍惜观众的这份拥戴,用“三贴近”回报广大观众,经常深入厂矿、部队、学校、农村、社区,为基层群众奉献精彩的演出,表现了一个艺术家德艺双馨的优秀品质。今天,戏曲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但他始终坚定一种信念,就是对广大观众的真诚回报,不论是“三下乡”活动,还是到企业慰问演出,他都积极参加,认真演出,热心服务基层群众。他还积极投身慈善事业,向河南省生命关怀协会捐款,帮助患癌症等疾病的人群,还多次向明星书院捐赠爱心图书关爱边远地区的贫困儿童,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树建同志以他精湛的演唱技艺,继承和发展了豫剧艺术,为豫剧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祝愿树建同志能够排出更多更好的戏,培育更多新人,使李派艺术这一豫剧艺苑的鲜花,更加绚丽多彩!(作者为文化部副部长)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