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6月02日 星期六

    6月1日,《中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正式对外发布,作为一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尚排在全球百位左右,仍有1.22亿贫困人口的发展中大国——

    中国:靠什么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6月02日 02版)

        今天,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发布会,正式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将于今年6月20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选择在大会前夕发布这个报告,无疑具有特殊意义。

        “无论是从国际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国内的角度看,我们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都面临着一些尖锐的挑战。”报告编写工作组组长、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司长范恒山说。

        结构调整何处着力

        《报告》显示,中国人均淡水、耕地、森林资源占有量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40%和25%,石油、铁矿石、铜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可采储量,分别为世界人均水平的7.7%、17%、17%。中国经济发展短期内难以摆脱对资源环境的依赖。“从国际的角度看,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加深,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表现得比较突出。另外,在可持续发展领域一些发达国家履约的愿望在下降。从国内看,资源环境对发展的约束日益增强,我国面临着加快发展与转型发展的双重压力。”范恒山强调。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还正处于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2000年到2010年,城镇人口由4.6亿增加到6.7亿,城镇化水平由26.22%提高到49.95%。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群、都市圈迅速崛起,现有城市657个,建制镇达19410个。据相关规划,中国在“十二五”末城镇化率将达到51.5%。

        发布会现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杜鹰强调,下一步仍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作为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决策。要调整需求结构,使国民经济增长更多地建立在扩大内需的基础上;要调整产业结构,要更好、更快地发展现代制造业以及第三产业,更重要的是要调整要素投入结构,使整个国民经济增长转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和管理的创新上来。

        “代内平等”如何实现

        《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在改善民生方面进行了不懈探索。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总量持续增加;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社会保障面不断扩大。然而,另一方面,我们必须看到,改善民生依然任重道远。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人口众多,目前仍有1.22亿贫困人口。此外,不容忽视的一个现实国情是,我国的老龄化进程正在加速。

        “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涵叫‘代内平等’,它实际上讲的是人的平等、人的基本权利,可持续发展的所有问题,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杜鹰说,“我们要以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推进公平、正义和平等。”他指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目的,控制人口总量,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努力促进就业,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同时,要把加快消除贫困人口作为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急迫任务,通过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加大扶贫开发投入力度。

        履约分歧怎样打破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将于今年6月20日—22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这次大会是基于1992年世界环发大会和2002年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世界峰会之后,国际可持续发展领域又一次非常重要的国际会议。目前已有130多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表示将参加这次会议。由于这次大会事关全球未来一个时期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走向,所以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而此次发布的《报告》也指出,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国际合作应该以平等和相互尊重为基础,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正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发达国家要切实履行作出的各项承诺,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愿意与各方加强合作,携手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

        本报记者 冯 蕾

        (本报北京6月1日电)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