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5月31日 星期四

    满城书香飘杭城

    《 光明日报 》( 2012年05月31日   01 版)

        5月24日,杭州一会场,会议尚未开始,青年记者小T从口袋里掏出抄有唐诗的便签,开始背温庭筠的《瑶瑟怨》:“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对小T从业的这家媒体来说,背诵经典名篇是青年采编人员日常的必修课。这家媒体对学习极为重视,坊间曾流传这样一个细节:通讯员来送稿,负责人不在,门卫接过稿子边看边摇头:“你的新闻五个W都不全,要重写!”

        “书记市长挂帅带头学习,党委政府推动学习,全民参与学习,这样的学习热潮杭州有史以来从未有过!”杭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翁卫军对记者说。

        杭州的全民学习热潮源于该市学习型城市的推动。

        既要“满陇桂雨”,又要“满城书香”

        杭州历来是一座崇尚学习的城市。苏东坡、白居易等,无不是学习的行家。正是历代学习和创造的积累,成就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

        2011年1月,杭州市委、市政府在出台的《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一场学习的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建设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会已成为一种世界潮流、一种新的社会发展模式。

        “杭州既要有‘满陇桂雨’,还要有‘满城书香’。”这是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黄坤明对学习型城市的经典解释。而他对学习型城市的理想目标是:“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

        然而,此前学习的现状并不乐观。一项调查显示,市民每天看书不到15分钟的占18%;16—30分钟的占60%;一个小时以上的占总人数22%。

        杭州是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近年该市提出了建设学习型、创新型、生态型城市的目标需要学习,“打造东方品质之城、建设幸福和谐杭州”需要学习,提高生活品质需要学习,“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杭州人文精神的发扬光大需要学习,为此,该市出台了《关于杭州市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实施意见》、《关于大力实施人才强市的决定》等一系列文件。

        一个覆盖全城的全民学习热潮在杭州掀起。

        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

        把学习作为节庆来举办,恐怕是全国的首创。

        2011年9月,杭州首届学习节揭幕。运河边的“河畔书屋”为读者免费提供图书借阅等服务,运河上的漕舫船成了“流动书吧”,运河杭州段沿途45个“市民悦学体验点”为市民提供阅读体验;全市构建国学港、戏曲港、科普港等十大学习港;农村建起了“农家书屋”,社区设立“学习书屋”;

        环城乡社区学习圈、环西湖学习圈、环钱江新城学习圈为居民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开展“我们的价值观”主题诵读、“杭州论坛”等活动或报告会,人们开始走进艺术沙龙、学术报告厅和各类学校,参加读书会、诗歌朗诵会,享受学习带来的愉悦。

        杭州在全国最早实现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免费向公众开放。学习不光是白领金领书斋里的独享,杭州还为外来务工的“新杭州人”提供学习条件:创建“新杭州人文化家园”,杭州数百个工地都建有民工学校,举办以技能、法律、文化、心理健康等为主要内容的各类培训。

        老年群体该如何学习?杭州的老年大学、老年电视大学、退休干部大学、退休职工大学、社区老年学校等已遍布杭城,书法、绘画、保健、烹饪等适合老年人的课程可供选择。

        如何让青少年更好地学习?杭州市以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展览馆等公益性场馆为主体,构建青少年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网络,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目前杭州已构建起市社区大学、区县(市)社区学院、街道社区学校(乡镇成校)、社区(村)市民(村民)学校的教育网络。杭州已成了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尚学之风渐盛。

        学习提升了杭州的文明程度

        如果说,文化是城市之魂,那么学习是文化之魂。而学习的过程便是积累文化的过程。

        面对长长的队伍,是插队还是排队?老人过马路,是扶一把还是不理?面对红灯,是等待还是闯过去?这就是文化。

        文化渗透在人的意识里,变成行为习惯。而这都离不开学习。城市化迅猛推进,外来务工者的大量涌入,文化准备严重不足导致了城市许多不文明现象的出现:闯红灯,横穿马路,随地吐痰,乱丢垃圾。这些陋习都需要在学习中纠正。

        在休闲中也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漫步一条条修整一新的背街小巷,戴望舒的雨巷里飘出丁香的芬芳;在孩儿巷则能体会陆游“一夜听春雨”的意蕴;游蔡官巷则可寻觅绝代才女林徽因的遗迹……每条小巷都能读出杭州的历史。

        近年书店萧条,民营书店生存困难。今年初,杭州市政府出台国内城市首个民营书店扶持办法,每年设立专项扶持资金300万元,以资助、贴息、奖励等方式扶持民营书店。

        学习使杭州人更文明:斑马线前车让人,公益自行车推出后没有一辆丢失,杭州街道洁净,“国内最清洁城市”、“全国最安全城市”、“全国最具幸福感的城市”,越来越多的“最”凸显出杭州越来越文明的程度,这无疑都与学习有关。

        翁卫军认为,学习提高了市民的素质,提升了城市的文明程度,也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使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学习也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

        “城市因你而美丽,你因城市而骄傲。”杭州街头的公益广告诠释了学习的成果。

        本报记者 叶 辉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