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詹媛)“我国应该在坚定发展核能的同时,保持战略和政策的稳定性、持续性,强化风险意识。”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日前举办的第128场“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指出,核能是国家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标志之一,发展核能要打好基础,有百年大计、稳扎稳打的心态和安排。
杜祥琬说,尽管我国已有15台核电机组,装机容量达到1257万千瓦,并保持了良好的安全运行记录,但是为了更长远的发展,必须要高水平地解决好目前的问题。
杜祥琬认为,我国发展核能只有20多年,仍处在初级阶段,存在技术储备不足、基础研究较为薄弱、产业链环节发展不够协调配套等问题,相关法制建设和管理体制也不够完善,长远发展目标和路线图论证也不明晰。应该切实落实核能安全大检查的各项整改措施,提升公众核安全文化素养和水平;还要研究制定更科学的核电站安全标准,从选址、设计、堆型选建、运行、管理等环节确保运行安全,提高预防和处理事故的能力,使放射性释放的潜在风险切实可控;对于发展内陆核电站,应确定严谨的设计标准,既要严格约束排放,更应在选址时注重保证稳定水源的供给和避开地震带;对核反应堆的新概念、新技术、新工艺要加强研究,特别是对高排放废物的分离—嬗变技术和核废物最终处置等问题要着重研究。此外,还要完善核能发展战略,制定核能发展规划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路线图,并制定相应的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