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人饮用凉茶历史悠久、代代流传、相习成俗,它与粤剧、粤菜、粤语等,一起体现出独具特色的岭南文化。凉茶盛行于两广和港澳地区,与岭南气候和水土有很大关系。据载,古时岭南为百越之地,也是中原人称为蛮夷戎狄的“南蛮”之地。历史上,岭南地方地湿水温,水质偏燥热,身体易“聚火”,岭南人从小就耳濡目染,都知道什么时候喝哪种凉茶。
这一杯苦涩的凉茶,曾为飘洋过海的香港矿工护过航,凉茶如今则变成了广大岭南人的健康解渴饮料,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奠定了它在中国岭南传统饮食文化中的显赫地位,彰显了它对中国岭南地区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也有助于香港市民认识凉茶的历史、源流和发展,更加欣赏自己的文化。
如今,香港满大街的凉茶铺已经成了香港这座城市的一个标志。走在香港的大街小巷,总是能很容易地就发现凉茶铺的身影。醒目的招牌上,大致三个字,以“堂”结尾。凉茶铺的空间并不是很大,一眼看尽其中,尤其是靠近门口的柜面上的大铜壶特别抢眼。如今,在香港,不少老店铺还保留得很好,里面坐着的都是各地的游人,店里面的陈设也极具中国风,小小的八仙桌,弧形的腿上有雕饰,台面的大理石纹路,给人有中国山水画的美感。
在香港喝凉茶有两种方式,可站在门口的柜面外,也可以走进店内坐下。一般来说,如果只是喝一碗凉茶,可以选择后种。在门口的柜面上,会摆放着已经盛好新鲜熬制的凉茶的小碗,上面用玻璃罩盖上,干净卫生。随买随饮,一口饮尽,接着赶路逛街。如果还希望试试其他小食或小憩一阵,便可以坐于铺中,悠闲欣赏品味。带着淡淡药味的凉茶,是粤港澳地区居民根据当地气候、水土等特征,以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以中草药为原料,开发出的一种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祛火除湿等功效的传统保健饮品。
香港凉茶铺数不胜数,或占闹市一角,或居偏巷一隅,大都生意兴隆,都有相对固定的熟客光顾。过去的香港凉茶是流动的,到处都是叫卖声,近年来,因为卫生和市容关系,都已逐步搬进了固定、卫生的门市内。
走进凉茶博物馆,那里的摆设还保留了当年凉茶业的传统形象:一辆四轮小车上,高挂一盏玻璃罩灯,车厢内装两个大茶煲,车架前方分门别类摆放着茶杯、茶台架及各类“送口凉果”。一位身着短衫短裤的“老伯”正挥勺盛茶,按下试听键,还能听到老人苍凉亲切的叫卖声:“百草凉茶,真料菊花银花凉茶,凉——茶……”令人回味啊。
其实,凉茶既不凉、也不是茶。它是香港、澳门地区及我国的广东民间常用复方或单味土产草药煎熬而成的饮料,将药性寒凉和能消解内热的中草药煎水作饮料喝,以消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或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患。由古至今,凉茶已经成为了香港人生活当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生活元素,它承载着历史,保留着传统,更映射着中药文化与中国人的饮食文化。
凉茶品种甚多。有廿四味凉茶、葫芦茶、健康凉茶、金银菊五花茶、苦瓜干凉茶等;甚至连龟苓膏汤、生鱼葛菜汤、胡萝卜竹蔗水等,也成为香港人喜爱的传统老牌凉茶。香港人都十分熟悉一句民间流传着的谚语“饮一杯凉茶,不用找医家”。
关于凉茶的历史典故、民间传说在岭南和海外广为流传,经久不衰。数百年来,林立于广东、香港、澳门的凉茶铺,形成了一条岭南文化的独特风景线。时至今天,凉茶仍然是香港、澳门和广东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元素。在炎热的气候下换来清凉的愉悦,品尝到他们务实的生活态度和独特的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