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5月24日 星期四

    光明时评

    “教辅免费”之后更需行为规范

    许朝军 《 光明日报 》( 2012年05月24日   02 版)

        5月23日,媒体报道了来自北京市教委的消息:北京市将规范“中小学教辅材料”收费,教育教学所需的课堂练习、同步练习、寒暑假作业、考试试卷及复习资料等,学校应免费提供,不再收取学生任何费用。

        课本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必需的,但教辅资料也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延伸学习效果、充实课外生活的必要助手。只是在当下,教辅的买卖和使用乱象丛生,面临着家长埋怨、学校担心、书商钻营、市场混乱、质量无法保证的尴尬现状。

        在上述背景下,北京市出台措施,对必要的教辅资料实行免费使用政策,并从制度上将教辅读物费用纳入办学成本核算,非常必要及时。这不仅降低了学生家长的负担,避免了粗劣教辅随意进入校园、随意发放的情况,更从源头上杜绝了学校和教师参与教辅发行可能滋生的腐败,不仅是对义务教育精神的遵循,也是对教学风气的整肃,其制度善意可窥一斑。这样的善政,肯定能得到全社会尤其是学生和家长的高度好评。

        “教辅免费”是充满善意的制度设计,因此更需要完善的落实措施配合,以表达出政策的初衷。如果没有规范的监管行为,那么财政买单的“免费教辅”,同样会给行业腐败和不法行为留下空间。在财政买单的前提下,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如果得不到保障,教辅的质量如果没有科学的评价标准,购置教辅流程如果缺乏必要的监管,那么“教辅免费”也难免会给不法书商和劣质教辅留下“新口子”。

        因此,“教辅免费”虽有制度善意但更需行为规范。首先应及时建立起科学的教辅读物质量评估标准,对免费的教辅读物实行审核准入,严禁不符合条件的教辅进入校园,压缩教辅成本,降低学校教辅支出负担,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其次是在教辅发行征订过程中做到信息公开、政策透明,并充分听取一线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建议,将有问题教辅列入“禁止名单”,通过阳光监督,从源头上杜绝粗劣教辅进入校园。

        更关键的是,在“教辅免费”的善政之下,还要出台相应的教辅采购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劣质、以次充好、师生满意度低的教辅,要追究准入责任和审核责任,从责任落实上保证教辅质量。唯有如此,“教辅免费”的制度善意才能在教育发展和学生成长过程中淋漓尽致地释放出来。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