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5月24日 星期四

    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

    为人民放歌
    为时代抒情

    ——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侧记

    《 光明日报 》( 2012年05月24日   09 版)
    谭晶、孟广禄表演歌剧《白毛女》选段。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摄
    郭兰英演唱歌曲《南泥湾》。
    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摄

        腰鼓敲起来,唢呐吹起来,白头巾小伙舞起来。踏着热烈的鼓点,和着欢快的乐声,一支开场鼓舞《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直把人带回70年前,带回那片陕北的黄土地,带回那个火热的年代。

        23日晚上,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在京启幕。

        70年前,在窑洞里,在延河边,广大文艺工作者围绕文艺“为了谁”、“怎么为”等基本问题展开座谈,毛泽东同志根据座谈内容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文。70年来,《讲话》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国文艺事业的航程,指明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前进方向。

        “黑咕隆冬天上,出呀出星星,黑板上写字,放呀么放光明……庄稼人为什么样要识字,不识字不知道大事情……”《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舞姿刚刚退去,《夫妻识字》的唱词又接着响起。原来是老艺术家王昆和青年演员张林表演的延安新秧歌《夫妻识字》。通俗的唱词,欢快的节奏,活泼的表演,把人们带进了延安文艺的经典时代。

        不管是农民、工人还是战士,不管是老人、妇女还是儿童,都纷纷抡起了头,扛起了铁锹,走进了田间地头,走向了深山荒原,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劳动果实。没有压迫,有的是自主,没有辛苦,有的是欢乐。《兄妹开荒》、《军民大生产》用舞蹈和歌声,展现了那个火热年代的美好。

        正当观众在为陕北军民的火热生产而沉醉时,一曲《南泥湾》从舞台深处传来。那声音,清脆、悠扬、甜润,像大旱后的一冽清泉,像冬日里的一抹暖阳,给人以无限惊喜。正当观众猜测是哪位年轻的歌星奉献了如此天籁般的声音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走到了舞台中央。是83岁的郭兰英老人!全场沸腾了,掌声像骤雨般响起。数十年前,年轻的郭兰英曾首唱《南泥湾》,数十年后已白发苍苍的她依然站在舞台上,声音一点没变,为人民服务的激情更是一点没变!

        经典总是让人回味无穷。谭晶和孟广禄表演的歌剧《白毛女》选段《扎红头绳》,再次掀起了小小的高潮。数十年过去了,不管谁表演喜儿,喜儿都一样让人牵肠挂肚。这就是贴近群众的艺术魅力之所在。它再次告诉我们,只有坚持《讲话》精神,像一代代老艺术家一样,永远坚持为人民服务,艺术才能永葆生机!

        《保卫黄河》大合唱震撼天地的气势,把观众从大后方推向了抗战的最前沿。短促跳动、振奋人心的音调,响亮的战斗口号,铿锵有力的节奏,使歌曲充满力量,形象地刻画了游击健儿端起土枪洋枪、挥动大刀长矛,在青纱帐里、万山丛中,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而战斗的壮丽场景。没有人指挥,没有人带动,所有观众都打起了拍子。他们用这样一种方式表达着自己的心声,向抗战先烈致敬,也向孟于、李光曦、卞小贞等老艺术家致敬。

        《讲话》的精神发源于延安时代,却发扬于新中国的各个时期。《打靶归来》、《我为祖国献石油》、《在希望的田野上》,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广大工人、农民、解放军官兵热爱生活、积极投身祖国建设的动人形象全部搬到了舞台上。杨洪基、刘秉义、克里木等老艺术家与中青年演员同台献艺,他们在向观众展示艺术美的同时,在给人带来欢乐的同时,也给人一份对于未来美好的希冀。

        是的,正如宋祖英的歌中所唱,日子会越来越好,祖国也会越来越好。《我和你》、《我是中国人》唱出了崛起时代国人的开放与自信,而《致世博》则展现出21世纪中国的繁荣与包容。在物质空前富足的今天,我们还需要一种强有力的信仰。《迎风飘扬的旗》再次告诉我们:跟着旗帜走,就是跟着信仰走,举起手中的旗,就是举起我们自己。

        整台晚会,除了帮我们重温历史,还带我们去领略少数民族风情。歌舞表演《鄂尔多斯》嘹亮的音乐,粗犷的动作,展现着蒙古族同胞的热情。但你也许无法相信,其中竟会有一位89岁的老人。他就是老艺术家贾作光。他混在一群小伙子中,手舞足蹈,表演着各种大幅度的动作。歌舞谢幕后,老人被搀扶着走向后台,而观众的掌声却久久未能停息。

        为人民放歌,为时代抒情。一群演艺界的老中青演员共同表演的诗朗诵《为人民放歌》,用最直白的语言,表达了一代代艺术家的心声与责任。

        艺术没有止境,为人民服务没有止息。正如阎维文所唱的歌曲《阳光路上》那样,阳光路上,旗帜飞扬,前进的脚步日夜兼程,不可阻挡,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们正是肩扛着为人民服务的大旗才走过枪林弹雨,走过饥荒年代,走进改革的新时期,走进复兴的新时代。

        (本报北京5月23日电  本报记者 韩业庭)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